個人養老金上線兩周了 投資者還有啥疑慮?
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芊
個(ge) 人養(yang) 老金賬戶上線第二周,你買(mai) 了啥?
在發行首周,投資者對個(ge) 人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的關(guan) 注度居高不下。不過,在吸引一部分投資者購買(mai) 的同時,另一部分投資者卻對這類產(chan) 品保持觀望的態度。
業(ye) 內(nei) 人士經調研後發現,盡管許多投資者對個(ge) 人養(yang) 老金賬戶的關(guan) 注度不低,但是對這類產(chan) 品的理解仍存在一些誤區。無論是對於(yu) 第三養(yang) 老支柱和第一養(yang) 老支柱的差異,還是對個(ge) 人養(yang) 老產(chan) 品的流動性、收益率等問題,仍有許多疑惑,亟待解答。
認清第一、第三養(yang) 老支柱
貓頭鷹基金研究院總經理助理、研究總監伍彥妮在近日的調研中發現,投資者對個(ge) 人養(yang) 老賬戶仍存在不少誤解,比如一部分投資者無法清楚地區分第三養(yang) 老支柱和第一養(yang) 老支柱。調研顯示,部分投資者認為(wei) 個(ge) 人養(yang) 老金賬戶要連續繳滿15年才可以領取,擔心斷繳一段時間會(hui) 影響未來的領取,也有部分投資者關(guan) 心個(ge) 人養(yang) 老金能否給子女繼承,能否保證專(zhuan) 款專(zhuan) 用等問題。
對此,伍彥妮表示,第三支柱補充養(yang) 老體(ti) 係和第一支柱有很大不同。以養(yang) 老FOF為(wei) 例,FOF本身是一類公募基金,由基金經理進行打理,托管在托管行,因此所有的投資收益都將記在個(ge) 人名下,賬戶裏的資金都可以由個(ge) 人處置。這意味著,繳存年數少、斷繳等情況並不會(hui) 影響個(ge) 人養(yang) 老金的提取,有餘(yu) 額的賬戶給子女繼承也是順理成章。
滬上一位公募從(cong) 業(ye) 人員也向證券時報記者強調了第三支柱相對於(yu) 第一支柱的獨立性,“第三支柱不是現收現付製,不用太擔心投入第三支柱的錢會(hui) 被用作第一支柱的補充資金。”
此外,他還提到,有一些投資者擔心第三支柱養(yang) 老體(ti) 係的投資方案會(hui) 是高度統一的,渠道可能為(wei) 了完成銷售任務,把一些並不優(you) 質的標的強行加入養(yang) 老產(chan) 品的投資方案。“事實上,很多養(yang) 老產(chan) 品的業(ye) 績也是公開的,管理人會(hui) 在全市場參與(yu) 競爭(zheng) ,他們(men) 更有動力為(wei) 投資者的利益負責。”他表示,第三支柱養(yang) 老產(chan) 品的類型多樣,各種投資組合的策略也是高度分化的,並不存在國家統一投資或者某家機構統一投資的說法,無論是管理人,還是投資者自己,都有比較大的選擇空間。
盡早養(yang) 成儲(chu) 蓄好習(xi) 慣
相比上述對個(ge) 人養(yang) 老賬戶的認知還不太全麵的部分投資者,另一部分投資者雖然對這類產(chan) 品的理解較為(wei) 充分,但仍持猶豫態度或者傾(qing) 向於(yu) 不購買(mai) 。對他們(men) 而言,個(ge) 人養(yang) 老產(chan) 品的吸引力稍顯不足。
具體(ti) 來看,有部分投資者認為(wei) ,養(yang) 老類產(chan) 品的流動性比較差,在退休時才能取出,對於(yu) 年輕人來說,有一筆錢存進賬戶後二三十年都無法取出,顯得不夠靈活。他們(men) 認為(wei) ,個(ge) 人養(yang) 老金更適合臨(lin) 近退休且收入較高的人群購買(mai) ,作為(wei) 現有養(yang) 老體(ti) 係的補充。
還有一類投資者則對自己的投資能力比較有信心。伍彥妮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有部分受訪者表示自己平時就會(hui) 投資一些基金或者股票作為(wei) 補充養(yang) 老,沒必要把錢放在個(ge) 人養(yang) 老金的賬戶裏。這部分群體(ti) 主要是考慮到養(yang) 老賬戶能夠投資的產(chan) 品仍相對有限,有一些他們(men) 看好的基金產(chan) 品並不在其中。
對於(yu) 以上觀點,上述公募從(cong) 業(ye) 人員認為(wei) ,從(cong) 資產(chan) 配置的角度來說,個(ge) 人養(yang) 老金賬戶至少可以確保投資者在退休之後拿到一筆錢,“每個(ge) 人在做財務計劃的時候,肯定是要同時配置高流動性資產(chan) 和低流動性資產(chan) ,在同等條件下,低流動性資產(chan) 有更大概率獲得更高的潛在回報。隻要資產(chan) 組合本身沒有太大的流動性危機,配置一部分低流動性資產(chan) 也是可取的。”
在伍彥妮看來,個(ge) 人資產(chan) 的流動性並不是越高越好。她認為(wei) ,在人生的各種階段,會(hui) 有很多項目向投資者伸出“橄欖枝”,而這些“橄欖枝”往往會(hui) 有風險,比如前幾年的P2P就給投資者帶來了很大的打擊。相比之下,個(ge) 人養(yang) 老金可以被視為(wei) 是一種儲(chu) 蓄行為(wei) ,有效阻止了不夠理性的投資行為(wei) 。
“這其實和買(mai) 彩票的例子是一樣的。”她坦言,“中了大獎的人很容易就把財富揮霍一空,但是現在有一種新的機製叫做rich for life,就是可以給中獎的人每年發一筆足夠富裕生活的錢,這種模式其實是給中獎人提供了一種現金流管理的服務,充分體(ti) 現了低流動性的好處。”在她看來,投資者有必要及早養(yang) 成儲(chu) 蓄的習(xi) 慣,盡早為(wei) 將來做好規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