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成功給低對稱極化激元拍照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陸成寬)基於(yu) 極化激元的納米光子學技術能夠在深亞(ya) 波長尺度實現對光子的操控,是未來實現高速光信息處理的關(guan) 鍵。來自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成功給低對稱極化激元拍了個(ge) 照,實現了低對稱聲子極化激元的實空間成像,證實了近場“軸色散”效應,揭示了一種新的在納米尺度實現光子操控的可行路徑。相關(guan) 研究成果12月12日在線發表於(yu) 《自然·納米技術》雜誌。
表麵聲子激元是一種存在於(yu) 極性晶體(ti) 表界麵上的特殊電磁模式,也可被認為(wei) 是一種光子與(yu) 物質耦合形成的準粒子。“它可以實現高效的光場壓縮和能量聚焦,調控納米尺度光傳(chuan) 輸的方向,在納米光子學尤其是二維光場調控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戴慶介紹。
“然而,此前報道的聲子激元都存在於(yu) 高對稱晶體(ti) 的表麵,其調控自由度受到晶體(ti) 對稱性的束縛,限製了其優(you) 異性能的發揮。”戴慶介紹。
利用近場光學顯微鏡,戴慶課題組與(yu) 合作者以單斜晶體(ti) 鎢酸鎘的聲子激元為(wei) 研究對象,成功對鎢酸鎘晶體(ti) 表麵聲子激元波前的實空間進行成像,直接證實了低對稱晶體(ti) 中近場“軸色散”效應的存在。
“單斜晶體(ti) 鎢酸鎘具有較低的對稱性,我們(men) 用近場顯微鏡,觀測到了鎢酸鉻晶體(ti) 表麵聲子極化激元的光學模式。”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副研究員胡德波表示,這就類似於(yu) 給石子激起的水波拍了個(ge) 照片,但是這個(ge) 水波不但不是圓形向外擴散,而且還上下左右都不對稱。
對此,戴慶表示,這項研究不僅(jin) 為(wei) 近場“軸色散”效應提供了最關(guan) 鍵的證據,同時也拓展了極化激元的研究體(ti) 係,為(wei) 平麵光場的調控提供了新的方法。此外,它揭示的近場“軸色散”效應意味著不同頻率的聲子激元對應不同的光軸指向,因而可用於(yu) 實現納米尺度的波分複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