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甘肅隴南“靠山吃山”:特色山地農業三年倍增再拓“疆土”

發布時間:2022-12-21 11:2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lan) 州12月21日電 (閆姣 劉建軍(jun) 王康)分揀、剝皮、切片、烘幹、打包……12月中旬,在甘肅隴南市成縣紙坊鎮紙坊村中藥材加工廠,村民在隆隆的機器聲中,加緊加工處理鮮桔梗。

  “我每天抽空到藥材廠來打工,最近剛複工,我們(men) 每晚加班到10點多,工作時間延長,也比平時增加了40多元的收入,心裏還是挺高興(xing) 的。”負責分揀藥材的當地村民說。

  成縣紙坊鎮是中藥材種植的大鎮,該產(chan) 業(ye) 也是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增加農(nong) 民收入的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今年以來,我們(men) 通過選優(you) 品種、擴大種植規模、強化技術培訓、延長產(chan) 業(ye) 鏈條,推動了全鎮中藥材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紙坊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武向東(dong) 說。

  在隴南文縣,尚德鎮餱橘豆類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依托當地自然資源環境稟賦,在高半山開發種植各種豆類小雜糧,建設小雜糧掛麵深加工生產(chan) 線,研發生產(chan) 出了蒲公英、老娃扇、綠茶、紋黨(dang) 、苦蕎、蕎麥、黑豆、紅小豆等13種“零添加”掛麵產(chan) 品,深受消費者喜歡。這幾天複工複產(chan) 後,僅(jin) 線上直播一天就銷售掛麵300多單。

  據《2022年隴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披露,隴南推動特色山地農(nong) 業(ye) 提質增效,大力實施特色產(chan) 業(ye) 三年倍增行動,新建經濟林果示範基地30.4萬(wan) 畝(mu) ,發展中藥材111.2萬(wan) 畝(mu) 、食用菌4400萬(wan) 袋,畜牧業(ye) 發展持續向好,預計全年實現農(nong) 業(ye) 增加值103億(yi) 元、增長5.5%。

  隴南市委書(shu) 記張柯兵表示,近年來,隴南大力實施特色產(chan) 業(ye) 三年倍增、延鏈補鏈強鏈、品牌建設行動,加強與(yu) 中糧集團、國藥集團等大型企業(ye) 的合作,推動花椒、油橄欖、核桃、中藥材等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積極創建全國知名綠色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示範基地,著力推動特色山地農(nong) 業(ye) 提質增效。

  張柯兵還說,武都區作為(wei) 隴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在該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地位特殊、作用重要、責任重大,要在打造綠色發展高地上爭(zheng) 當先鋒隊、主力軍(jun) ,擦亮“綠色”這個(ge) 最亮底色,打響“生態”這個(ge) 最大品牌。

  “我家種了200多畝(mu) 油橄欖,在政府油橄欖三年倍增計劃的幫扶下,對油橄欖進行高接換優(you) ,提高了油橄欖鮮果產(chan) 量。今年預計能采收油橄欖鮮果50多噸,能賣40多萬(wan) 元。”武都外納鎮稻畦村油橄欖種植戶茹興(xing) 山說。

  據武都區油橄欖產(chan) 業(ye) 開發辦公室提供數據,武都種植油橄欖麵積達54.6萬(wan) 畝(mu) ,有“中國油橄欖之鄉(xiang) ”的美譽。從(cong) 高處看,武都的高山資源利用率非常好,山座連片種著油橄欖,山腰種了花椒,再高的地方種了中藥材,更可貴的是這些都發展成了當地重要產(chan) 業(ye)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