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廣西來賓設市二十周年:甘蔗地裏建起新興現代化城市

發布時間:2022-12-22 15: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來賓12月22日電 (陳秋霞 張銀芸)中共來賓市委書(shu) 記何朝建21日表示,來賓市建市20年來,在甘蔗地上建起了一座初具規模的新興(xing) 現代化城市,實現了從(cong) 農(nong) 業(ye) 地區到工業(ye) 城市,從(cong) 桂中旱片到魅力水城,從(cong) 艱難起步到安居樂(le) 業(ye) 的曆史性轉變,開創了各項事業(ye) 繁榮發展的新局麵。

  來賓市於(yu) 2002年12月28日設立。當天,來賓設市二十周年新聞發布會(hui) 舉(ju) 行,何朝建在會(hui) 上介紹相關(guan) 情況。

  何朝建介紹,二十年來,來賓市推動糖、電力、冶煉、電解鋁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快轉型,精品碳酸鈣、木材加工及林漿紙用一體(ti) 化等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迅猛,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從(cong) 無到有、快速成長。

  來賓市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nong) 業(ye) ,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國家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園、國家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等“國字號”品牌,建成“雙高”糖料蔗基地106.5萬(wan) 畝(mu) ,桂中治旱、大藤峽水利樞紐等“國字號”工程全麵建成並逐步發揮效益。

  二十年來,來賓市綜合實力顯著提升。2021年,來賓市生產(chan) 總值達832億(yi) 元,是建市之初的4.4倍,年均增長8.2%。2020年,29.32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徹底撕掉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簽。

  來賓市建成運營柳南高速八車道改擴建、新柳南高速、梧柳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成一批港口碼頭、物流園區,內(nei) 河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居廣西前三位。

  何朝建介紹,來賓市緊緊抓住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對來賓航道的根本性改變,充分發揮三江口新區岸線資源、港口資源、土地資源高度匹配的先天優(you) 勢,全力打造廣西內(nei) 陸承接東(dong) 部產(chan) 業(ye) 轉移新高地,成功落地仙鶴高性能紙基新材料產(chan) 業(ye) 園、三江口森林工業(ye) 城、三江口節能環保生態產(chan) 業(ye) 園等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

  來賓市是農(nong) 業(ye) 大市,人均耕地居廣西首位,盛產(chan) 大米、甘蔗、水果、桑蠶、茶葉等農(nong) 產(chan) 品,有“中國糖都”“桂中糧倉(cang) ”等美譽。

  來賓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廖和明表示,設市20年來,來賓市農(nong) 業(ye) 發展日新月異,鄉(xiang) 村麵貌煥然一新,建成了國家級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兩(liang) 個(ge) ,各類農(nong) 業(ye) 示範點1000多個(ge) 。來賓市糧食種植麵積年均穩定在230萬(wan) 畝(mu) 、產(chan) 量71萬(wan) 噸以上。

  來賓市穩步推進甘蔗、果蔬、桑蠶、畜牧四個(ge) 百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現有“雙高”糖料蔗基地約107萬(wan) 畝(mu) ,年產(chan) 糖約占全國蔗糖產(chan) 量的1/8,已建成漿紙、酵母及其抽提物、酒精、生物肥、可降解材料等五條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鏈,實現了“一根甘蔗吃幹榨盡”;做大桑蠶繭絲(si) 綢產(chan) 業(ye) ,培植了以三江口(忻城)繭絲(si) 綢產(chan) 業(ye) 園項目為(wei) 龍頭的絲(si) 綢產(chan) 業(ye) 集群,該項目建成後有望成為(wei) 全國單體(ti) 最大的繭絲(si) 綢產(chan) 業(ye) 園區。

  二十年來,來賓市農(nong) 林牧漁業(ye) 總產(chan) 值增長6倍,一產(chan) 增加值增長4.9倍,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奠定堅實基礎。

  廖和明稱,來賓市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鄉(xiang) 村水、電、路、公共服務場所等基礎設施持續完善。隨著投資50多億(yi) 元的“國字號”重點農(nong) 業(ye) 水利工程桂中治旱工程全線竣工通水,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條件得到極大提升,綿延710公裏的水渠將覆蓋128萬(wan) 畝(mu) 的農(nong) 田,徹底改寫(xie) “靠天吃飯”的發展格局,“桂中旱片”蛻變為(wei) “桂中富片”。(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