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空間站“天地通信”是這樣進行的

發布時間:2022-12-22 15:3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cong) 神舟十五號乘組逐夢蒼穹,到兩(liang) 個(ge) 乘組實現“太空會(hui) 師”,再到神舟十四號乘組載譽而歸,測控通信網一次次為(wei) 載人航天任務保駕護航。那麽(me) ,測控通信網是如何保障“天地通信”的?

  搭建溝通橋梁

  測控通信係統在天地之間打造了一條高效、穩定的信息傳(chuan) 輸“天路”。地麵測控站、中繼衛星係統從(cong) 不同維度編織了一條條全覆蓋的信息傳(chuan) 輸鏈路,與(yu) 架設在太空中的中繼衛星組網運行,為(wei) 天地之間架設起一座座溝通的橋梁,將飛船、空間站與(yu) 地麵緊密聯係在一起。

  隨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e) 的發展,這張測控通信網對天地之間的通信保障能力也顯著提升,不僅(jin) 能夠滿足圖像質量高清傳(chuan) 輸的需求,也能保證空間站多名航天員“多個(ge) 視角”的圖像實時清晰地傳(chuan) 回地麵。不僅(jin) 航天員的出艙和空間站活動清晰可見,還能“說來就來”一場生動的“太空授課”。

  接力保障通信

  中國的空間站在以地心為(wei) 其中一個(ge) 焦點的橢圓軌道麵上高速運轉,最高速度可達每秒8千米,空間站“路過”單個(ge) 地麵站點的時間隻有3—8分鍾。“太空授課”以及大量的航天員實(試)驗畫麵要想長時間呈現在人們(men) 眼前,就依賴於(yu) 龐大的地麵測控通信網以及中繼衛星通信網。

  當航天員與(yu) 地麵進行長時間通話或者視頻傳(chuan) 輸時,需要多個(ge) 地麵站進行“接力”通信。這時,飛船將先後越過多個(ge) 地麵站覆蓋區域,一個(ge) 地麵站跟蹤即將完成,另一個(ge) 地麵站就接過“接力棒”,使整個(ge) 通信時間延長。這種“無縫連接”技術之流暢,即使是通話者本人也難以察覺。

  架設信息天路

  地麵測控站接收的各類信息,最終要送往北京飛控中心。在這個(ge) 過程中,地麵網絡係統和衛星通信係統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這條信息傳(chuan) 輸之路的架設,將測控站接收的航天員話音圖像通過數字交換網絡、衛星通信傳(chuan) 送到飛控中心。

  為(wei) 了保證天地通信的可靠性,中繼衛星通信是另外一個(ge) 重要手段。中繼衛星相當於(yu) 一個(ge) 架設在3.6萬(wan) 公裏外高空的測控站,可謂“站得高、看得遠”。3顆位於(yu) 赤道上空的中繼衛星接力跟蹤、組網運行,可以實現對空間站整個(ge) 運動軌跡近乎100%的覆蓋,為(wei) 天地通信提供了更加堅實的保障,也使地麵與(yu) 航天員之間隨時通話成為(wei) 現實。

  天地通監控中心,作為(wei) 天地話音圖像的管理和指揮中心,是天地信息傳(chuan) 輸的“最後一棒”,通過實時分析調度,將最清晰的話音和圖像送到我們(men) 眼中。天地通監控中心係統擁有大帶寬通信能力,可實現語音、視頻圖像的雙向傳(chuan) 遞,為(wei) 航天員和地麵人員進行實時交互構建一個(ge) 可視化的平台。

  麗(li) 彬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