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河北柏人城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結束 發現大量漢代遺存

發布時間:2022-12-23 15:2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2日電(記者鞏誌宏)近日,為(wei) 期4個(ge) 多月的柏人城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工作結束。考古人員共發現六層堆積,厚度為(wei) 2.7米至3米。發掘區內(nei) 遺存所處的年代以兩(liang) 漢時期為(wei) 主,發現夯土、灰坑、房址、水井、墓葬等各類遺跡240多個(ge) ,出土各類遺物殘片逾3萬(wan) 件,為(wei) 研究柏人城遺址曆史興(xing) 衰提供了新線索。

  柏人城遺址位於(yu) 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是我國保存較好的古代大城池之一。在戰國時期,柏人城在趙國是僅(jin) 次於(yu) 邯鄲趙王城的第二大城市。2016年和2018年,文物部門曾對柏人城遺址進行過兩(liang) 次發掘。今年8月中旬開始,由中國人民大學、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邢台市文物保護和研究中心及隆堯縣文物保管所組成的考古隊對柏人城遺址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

  此次發掘位置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雙碑鄉(xiang) 亦城村東(dong) 南部,與(yu) 2018年的發掘區相連接。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發掘項目負責人呂學明教授說:“此次發現的文化層的年代跨度大體(ti) 從(cong) 西漢到東(dong) 漢,也發現了少量戰國和唐代的遺物,為(wei) 更深入、完善地了解柏人城遺址的發展演變過程提供了實證。”

  本次發掘最重要的收獲是發現了一處規模較大的夯土,其總體(ti) 形製呈“中”字形,主體(ti) 部分為(wei) 12×12米的正方形,夯土厚達1.6米。呂學明說,這是此次發掘區內(nei) 麵積最大、等級最高的單體(ti) 建築,這麽(me) 大規模的夯土在柏人城遺址為(wei) 首次發現。

  這次考古發掘還發現一些帶有戳印和刻畫文字的遺物,如帶有“柏人”“柏人城”文字的陶片等,發現了“五銖”“貨泉”“大泉五十”等貨幣。以上文字和貨幣的發現為(wei) 開展年代學研究和分析柏人城遺址的曆史地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根據目前掌握的考古材料並結合文獻史料,可知兩(liang) 漢時期是柏人城的繁榮期。”呂學明說,此次考古發現讓人們(men) 觀察到柏人城內(nei) 曆時性變遷和共時性生活場景,以豐(feng) 富的遺跡和遺物再現了柏人城遺址的真實麵貌,對研究河北平原南部地區先秦至兩(liang) 漢時期的聚落變化、生業(ye) 狀況、人類活動與(yu) 曆史事件具有重要意義(yi) 。

  (新華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