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求是網評論員: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

發布時間:2022-12-26 16:20:00來源: 求是網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隻有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yi) 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黨(dang) 的二十大閉幕不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考察殷墟博物館時再次強調,“我們(men) 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兩(liang) 個(ge) 結合’”。

  “兩(liang) 個(ge) 結合”是對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進程的經驗總結和規律揭示,深刻闡明了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創新發展的內(nei) 在機理,大大深化了我們(men) 黨(dang) 對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的規律性認識,對於(yu) 更好理解和把握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不斷譜寫(xie)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yi) 。

  必須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2022年10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黨(dang) 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不能刻舟求劍,不能守株待兔,也不能葉公好龍啊。就是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yi) 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是科學真理,具有普遍適用性,但絕不能把馬克思主義(yi) 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要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jue) 中國的問題。踏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men) 所麵臨(lin) 問題的複雜程度、解決(jue) 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給理論創新提出全新要求。在一個(ge) 14億(yi) 多人口的國家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這是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壯麗(li) 事業(ye) ,也是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變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論和實踐課題,沒有也不可能從(cong) 馬克思主義(yi) 經典著作中找到現成答案。隻有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以無畏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從(cong) 國情出發、從(cong) 實際出發,大膽探索、不懈探索,才能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得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形成與(yu) 時俱進的理論成果,從(cong) 而更好指導中國實踐。

  必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萬(wan) 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隻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曆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yi) 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一百多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在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曆史進程中,以馬克思主義(yi) 真理力量激活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煥發出蓬勃生機與(yu) 活力;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則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提供了文化沃土,兩(liang) 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傳(chuan) 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高度重視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殷墟博物館中,他強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我們(men) 黨(dang) 創新理論的‘根’”;朱熹園內(nei) ,他感歎“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麽(me) 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men) 今天這麽(me) 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三蘇祠裏,他指出“要善於(yu) 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等等。隻有堅定曆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wei) 今用、推陳出新,進一步把馬克思主義(yi) 思想精髓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zhong) 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jia) 值觀念融通起來,才能讓馬克思主義(yi) 更深地紮根於(yu) 中國的土地,紮根於(yu) 億(yi) 萬(wan) 人民的心中。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兩(liang) 個(ge) 結合”的光輝典範,不僅(jin) 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著眼於(yu) 解決(jue) 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而且從(cong) 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積澱中汲取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價(jia) 值、曆史智慧,開辟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新征程上繼續深入推進“兩(liang) 個(ge) 結合”,才能使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持續豐(feng) 富、發展、完善,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yi) 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堅持“兩(liang) 個(ge) 結合”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麵,要對本國國情有透徹的把握,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有深刻的洞察,著眼解決(jue) 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從(cong) 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及時作出回答;另一方麵,要充分發掘和運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華,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yi) 鮮明的中國特色。“兩(liang) 個(ge) 結合”做得越好,理論創新之源就越豐(feng) 富,理論創新之力就越強勁,理論創新成果就越能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所掌握,真正成為(wei) 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求是網 求是網評論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