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授信房企金額近5萬億元 明年信貸投放仍將保持增長
記者 彭 妍
近期,支持房企融資的信貸“第一支箭”政策效果顯現,在相關(guan) 政策的支持下,商業(ye) 銀行加大了對於(yu) 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信貸支持。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自從(cong) “金融支持16條”發布實施以來,近期有120多家房地產(chan) 企業(ye) 獲得銀行授信。從(cong) 銀行端來看,60多家銀行機構落實政策精神,積極向房企授信,總額度超過4.8萬(wan) 億(yi) 元。
具體(ti) 授信還需進一步細化推進
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已有超過60家銀行向120多家房地產(chan) 企業(ye) 提供意向性授信,總額度已超過4.8萬(wan) 億(yi) 元,包括但不限於(yu) 開發貸、並購貸、按揭貸、城市更新改造貸等,受益房企名單已延伸至民營企業(ye) 以及地方企業(ye) 。
從(cong) 銀行授信簽約情況來看,工商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chu) 銀行率先行動,與(yu) 多家國有、民營房企達成戰略合作並提供意向授信。在國有大行的帶動下,興(xing) 業(ye) 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等股份製銀行也紛紛和優(you) 質房企展開戰略合作。此外,上海、廣州、東(dong) 莞、青島等多地的城商行、農(nong) 商行也迅速跟進,為(wei) 本地民營房企提供意向性授信支持。
在業(ye) 界看來,目前銀行對房企的授信隻是協議授信,具體(ti) 授信情況還要商業(ye) 銀行與(yu) 房企根據情況進一步落實。
多家銀行內(nei) 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目前與(yu) 房地產(chan) 公司簽訂的意向授信協議,並不等同於(yu) 實際放款金額,具體(ti) 授信額度還需進一步細化推進。另有銀行相關(guan) 人士透露,“我們(men) 會(hui) 根據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實際資金需求,聚焦企業(ye) 資金流最緊缺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項目,最終出具一套綜合性貸款授信方案。”
“要依托綜合經營平台,對房地產(chan) 企業(ye) 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滿足合理融資需求。”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後杜陽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同時還要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依托大數據等新興(xing) 技術手段,持續優(you) 化房地產(chan) 授信風險管理模型。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guan) 榮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貸資金的使用要充分結合房企現狀,根據房企具體(ti) 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支持,確保信貸資金用在刀刃上。同時,不排除整體(ti) 授信額度分期提供給房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行業(ye) 的修複成效。
助推房地產(chan) 向新發展模式過渡
今年以來,金融監管部門已經發布了多重利好政策,打通房企的融資渠道。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確保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發展,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ye) 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ye) 重組並購,有效防範化解優(you) 質頭部房企風險。
杜陽認為(wei) ,針對房地產(chan) 行業(ye) 供給端、需求端的金融需求,信貸投放更加強調結構性調整,助推房地產(chan) 行業(ye) 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保障性租賃住房領域或將得到更多信貸支持,成為(wei) 房地產(chan) 信貸發展新方向,是房地產(chan) 行業(ye) 實現高質量轉型的關(guan) 鍵突破口。
“今年我國銀行的信貸投放大致呈現先穩後鬆的特征,尤其是在11月份以後,金融支持房地產(chan) 政策陸續出台,銀行投放力度有較為(wei) 明顯的加大態勢。”關(guan) 榮雪表示。
中指研究院企業(ye) 事業(ye) 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3年房地產(chan) 貸款投放將明顯增長,主要有兩(liang) 方麵原因:首先是近期政策密集支持房企融資,銀行向房企授信在2023年將持續落地。其次是隨著需求端政策加力,2023年房地產(chan) 市場銷售預期企穩回升,商業(ye) 銀行將有意願加大房地產(chan) 信貸投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