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壓賽道股虧損200萬,實盤“大V”清倉認輸
原標題:強壓賽道股虧(kui) 損200萬(wan) ,實盤“大V”清倉(cang) 認輸;業(ye) 績堪憂,私募老板排隊道歉,看好明年市場
2022年即將過去,今年你的投資收益如何?
日前,雪球大V“省心省力”發布了一條內(nei) 容,直言“清倉(cang) 認輸”,該條網帖隨即引發了廣泛關(guan) 注,既有股民表示同情,也有的表示感同身受。值得注意的是,有數據顯示,近7成百億(yi) 私募年內(nei) 業(ye) 績虧(kui) 損,近期,更有多名私募大佬因為(wei) 業(ye) 績排名道歉。
對於(yu) 後市,當前不少機構認為(wei) ,2023年A股充滿機遇,盡管一些負麵因素仍待出清,但考慮到估值正處底部區域,這使得市場的下行空間相對有限。此外,不同機構對於(yu) 明年的布局也各不相同。
大V巨虧(kui) 200萬(wan) 清倉(cang)
12月27日午間,一位曾獲得“雪球2021年年度十大影響力用戶”稱號的大V“省心省力”發布消息表示:“清倉(cang) 認輸,今年賠了把大的,還掉融資基本沒剩下多少了,很多年都沒法翻身了,暫別股市,暫別雪球,努力搬磚攢錢,希望大家不要去再去個(ge) 股界麵圈我了,我都沒有持倉(cang) 了,謝謝大家。虧(kui) 錢是我自己的問題,與(yu) 股市或者行情無關(guan)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鼓勵和支持,感恩。”
資料顯示,該大V在雪球平台上的粉絲(si) 數量為(wei) 32萬(wan) ,此前,因持續在雪球上更新實盤操作和賬戶虧(kui) 損,“省心省力”吸引了不少流量。
回顧此前的操作,其虧(kui) 損的主要原因還是重倉(cang) 了賽道股,而賽道股從(cong) 8月份以來,一直處於(yu) 調整中。在10月12日,“省心省力”發帖稱“2022年虧(kui) 損178.5萬(wan) ,市值跌至377萬(wan) 了,靠自己那點倉(cang) 位是不可能回本了。你可以這麽(me) 理解,總資產(chan) 631.8萬(wan) ,虧(kui) 損178.5萬(wan) ,約28%,略微跑贏創業(ye) 板的29.5%跌幅。”
此後,“省心省力”曾發文稱,2022年虧(kui) 損已突破200萬(wan) ,並表示這一輪“滿手賽道股卻毫無彈性”,打算調倉(cang) 到更強的賽道股。
對此,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對於(yu) 投資來說,押賽道、不斷加杠杆都是比較危險的行為(wei) 。
私募大佬頻發致歉信
今年以來,在市場大幅波動調整下,不僅(jin) 是網紅大V,還有不少百億(yi) 私募也業(ye) 績堪憂,多家老牌百億(yi) 私募的年內(nei) 最大回撤超40%。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有業(ye) 績記錄的85家百億(yi) 私募今年來整體(ti) 收益為(wei) -5.86%,表現明顯好於(yu) 股票策略今年來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其中,29家百億(yi) 私募實現正收益,占比為(wei) 34.12%。
在業(ye) 績壓力之下,多位私募大佬出麵致歉。今年1月份,正心穀資本創始人林利軍(jun) 在投資者交流會(hui) 上直言對2021年業(ye) 績很不滿意,向投資人表達誠摯歉意。隨後,希瓦資產(chan) 梁宏、盤京投資莊濤、敦和資管施建軍(jun) 、正圓投資戴旅京、景林資產(chan) 、淡水泉趙軍(jun) 、和諧匯一林鵬、永安國富孟樂(le) 等相繼發聲,對過去的投資操作進行了深刻反思,並向投資人誠懇致歉。
12月1日,百億(yi) 私募大佬盤京投資董事長莊濤在一場渠道路演中表示,“過去一個(ge) 月是我從(cong) 業(ye) 以來表現最慘的一個(ge) 月。”
10月以來,莊濤管理的產(chan) 品淨值出現了較大回撤,莊濤表示,判斷失誤+倉(cang) 位集中,疊加先跌後漲帶來的一係列問題,使得過去兩(liang) 個(ge) 月經曆了“大敗仗”。
此外,年初因產(chan) 品大跌引發市場關(guan) 注的知名私募敦和資管,近期舉(ju) 辦了年終策略會(hui) ,董事長和基金經理接連反思過去一年的教訓,並直言“2022年是給投資人帶來最多痛苦的一年,也是自己做投資最痛苦的一年”。
私募董事長總結經驗教訓
在感歎的同時,私募人士也在總結經驗教訓。
莊濤指出,在10月之前,當時認為(wei) 大會(hui) 是今年最重要的投資機會(hui) ,地緣政治風險不會(hui) 在這個(ge) 時候發生,政策基調以穩定為(wei) 主,這個(ge) 階段行情以平穩為(wei) 主。
結果沒有預估到的是,這個(ge) 複雜的組合結構,遇到了更為(wei) 複雜的市場。第一,十月初,市場急轉直下,放開預期沒了,十幾個(ge) 點消費股預期受影響,基本麵還有行業(ye) 利空。第二,十月底,受益疫情放開的倉(cang) 位已經不在了,不受益的成長股和對衝(chong) 還在。
反思近期的操作,莊濤表示自己總結出三條教訓:
第一,25年來我是一個(ge) 純多頭基金經理,希望實現絕對回報目標,到了今年,組合構建過於(yu) 複雜,滿弓慢弦,先往下再往上,茅台一個(ge) 月跌了30%,階段性地打擊了組合。
第二,持倉(cang) 個(ge) 股太過集中,不夠謹慎。在放開預期下,成長賽道成為(wei) 重災區,這導致後期賣不出去,即便到現在依然沒有完全調整完畢。
第三,交易上也沒有做好,交易上應該采取動作預防判斷失誤帶來的風險。
莊濤表示,未來應對A股劇烈的風格切換,持倉(cang) 還是需要更分散一些,讓持有人“睡得著覺”。另外,組合也需要做減法,回歸簡單的做法,精選股票,抓住機遇。
對於(yu) 接下來的市場,莊濤表示還是非常看好的。基於(yu) 疫情管控放鬆,政策支持以及流動性三要素下看好後市。具體(ti) 到投資方向上,莊濤主要看好兩(liang) 個(ge) 方向,一是消費行業(ye) ,二是成長股。
敦和資管董事長施建軍(jun) 分析,今年主要有三點教訓:一是思想上放鬆了警惕,對2022年海內(nei) 外的風險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和警覺;二是對大類資產(chan) 配置的難度認識不夠,大類資產(chan) 配置策略十分多樣化,也對每一個(ge) 策略要求都比較高,降低了成功的概率;三是對風險和收益的平衡認識不足,在麵臨(lin) 極端衝(chong) 擊的時候,淨值控回撤的風險意識不夠。
敦和資管首席投資官張擁軍(jun) 反思,虧(kui) 損主要發生在一季度,主要是由於(yu) 做多股票做空黑色金屬,二季度則降低了權益產(chan) 品倉(cang) 位,錯過了股市階段性反彈,此外,提前“抄底”港股也帶來了不少虧(kui) 損。
總結這一年的教訓,張擁軍(jun) 稱,一方麵,資管產(chan) 品對控製回撤要求較高,一旦淨值接近預警線和止損線,投資就會(hui) 非常被動,甚至導致一些投資動作“變形”;另一方麵,投資不能過分集中,也不能過分分散,從(cong) 基金經理的角度,投資必須集中,把精力放在最有優(you) 勢的項目上,但產(chan) 品收益來源應做到多元化。此外,投資行業(ye) 很多時候不賺錢,隻有少數時候賺錢,需要找到一套範式,幫助自己找到風險和收益不對稱的機會(hui) 。
對於(yu) 2023年的投資,施建軍(jun) 誠懇表示,要把工作重心放到修複產(chan) 品淨值上,一是對不同的產(chan) 品采取不同的倉(cang) 位管理和投資策略。二是加大研發投入,鞏固完善、創新產(chan) 品策略體(ti) 係,在股票方麵,要開發股票中性策略指數,增強策略股票多空策略,加大對不同行業(ye) 風格的配置的研究,加強對股票市場的評級和倉(cang) 位管理;在商品策略方麵,繼續完善全商品的縱向的策略體(ti) 係;在宏觀策略方麵,加大對固定收益套利、商品宏觀和股票宏觀策略研究。三是加強風險控製,加強各類資產(chan) 的評級,做好配置,做好風險預算實施。四是加大組織協調,徹底改變目前按照部門管理產(chan) 品的組織形式,要集中全公司的資源為(wei) 主要產(chan) 品服務,特別是在策略開發上,打破部門觀念,成立專(zhuan) 業(ye) 的小分隊,主攻某一類策略。五是進一步加強與(yu) 客戶的交流。
施建軍(jun) 透露,已用約10億(yi) 元公司自有資金買(mai) 了多隻公司產(chan) 品。此外,對於(yu) 敦和自主發行管理的私募基金,以及擔任投資顧問的資管產(chan) 品,將繼續保持單位淨值低於(yu) 1元時對管理費和固定投顧費降低60%的模式,即按40%收取。
私募自購提振市場信心
在今年震蕩的市場行情下,多家私募機構拿出“真金白銀”申購公司旗下基金產(chan) 品,通過實際行動彰顯對後市的信心。
據私募排排網,截至12月20日,年內(nei) 共有24家私募發布自購公告,合計自購金額約31.26億(yi) 元。其中有12家私募自購金額在1億(yi) 元及以上,單家私募最大自購金額約為(wei) 10億(yi) 元。私募自購軍(jun) 團中,百億(yi) 私募為(wei) 自購主力軍(jun) ,年內(nei) 一共有17家百億(yi) 私募自購金額約28.58億(yi) 元。例如景林資產(chan) 、幻方量化、漢和資本、睿郡資產(chan) 、聚鳴投資、保銀投資等知名機構紛紛出手自購。此外,頭部量化私募也在行動,九坤投資、幻方量化、靈均投資自購金額分別為(wei) 3.6億(yi) 元、3.5億(yi) 元和1.5億(yi) 元。除了發布自購公告的私募機構外,還有不少私募機構及其員工積極認購旗下私募產(chan) 品,與(yu) 投資人利益保持高度一致。
從(cong) 時間維度來看,今年出現多次“私募自購潮”,均發生在市場相對低迷時刻。私募機構認為(wei) ,調整即機遇,以積極行動為(wei) 市場注入信心,與(yu) 客戶共度時艱。多家私募機構表示,此番自購是基於(yu) 對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預期和對自身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市場已進入價(jia) 值區間,看好A股中長期投資機會(hui) 。
看多做多2023年行情
展望明年市場,當前不少機構認為(wei) ,2023年A股充滿機遇,盡管一些負麵因素仍待出清,但考慮到估值正處底部區域,這使得市場的下行空間相對有限。而市場長期方向越發清晰,一旦短期的負麵向長期機會(hui) 轉化,那麽(me) A股將夯實向上的基礎,確立反轉行情。
針對2023年行情,不同機構的布局方向有所不同。
煜德投資表示,對於(yu) 明年的投資,一些價(jia) 值股有機會(hui) ,成長股也有機會(hui) ,最關(guan) 鍵的是成長股要階段性的進行投資,價(jia) 值股也要從(cong) 中優(you) 選。從(cong) 統計的角度來看,A股過去的20年中,大概有40%的時間是成長股領先,20%的時間是價(jia) 值股領先,還有20%多時間是平衡性的。特別是在未來的一年,可能還有美國和歐洲的衰退風險,盡管可能是個(ge) 弱衰退,但仍然是個(ge) 衰退的基本麵。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考慮到技術創新,在未來的一年裏沒有看到特別大的技術創新。另外,過去的危機把很多優(you) 質的價(jia) 值股、價(jia) 值成長股的估值已經打的很低。因此,明年更傾(qing) 向於(yu) 一種平衡性的風格,在這種平衡性的風格裏,優(you) 選卓越的公司,特別是一些價(jia) 值成長股,是有確定性的收益的。
灃京資本則認為(wei) ,2023年市場處在一個(ge) 相對中性的起點,體(ti) 現為(wei) 估值中性、情緒中性、結構中性和業(ye) 績均衡,高配置、高情緒的賽道行業(ye) 與(yu) 低增長、低預期的傳(chuan) 統行業(ye) 均值回歸到了相似水平。鑒於(yu) 疫情結束和積極經濟政策對於(yu) 多數行業(ye) 都有普遍的正麵影響,2023年沿著經濟回升、疫後消費複蘇、房地產(chan) 修複、安全戰略、新能源成長等方向都會(hui) 有投資機會(hui) 。相對看好消費/醫療複蘇鏈、房地產(chan) 鏈、具有經濟複蘇貝塔的周期性公司、TMT中受益國家戰略的細分領域等,並關(guan) 注新能源、軍(jun) 工等成長賽道的估值修複機會(hui) 。(e公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