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離職,加盟2年曾年薪百萬…
華為(wei) 頂配的“天才少年”計劃,似乎也麵臨(lin) 人才流失風險。
12月27日,以“天才少年”身份加入華為(wei) 的稚暉君(本名彭誌輝)被曝離職,並在微博證實確實已經離開華為(wei) ,“接下來我會(hui) 開啟一段新的事業(ye) ,去做更有挑戰的事情…”
據了解,“天才少年”項目是由華為(wei) 創始人任正非在2019年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華為(wei) 因對“天才少年”開出高達百萬(wan) 年薪而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
今年3月,華為(wei) 高管在2021年報發布會(hui) 上透露,過去兩(liang) 年內(nei) ,華為(wei) 總共招聘了超過300名“天才少年”,今年4月和7月,華為(wei) 相繼兩(liang) 次發布“天才少年”召集令和招聘計劃。
頂級薪酬也留不住“天才少年”?
近日,華為(wei) “天才少年”稚暉君離職的消息受到關(guan) 注。
12月27日,稚暉君在微博上證實了離職傳(chuan) 言,表示確實已經離開了華為(wei) 。
據介紹,稚暉君本名彭誌輝,本碩均就讀於(yu) 電子科技大學,畢業(ye) 於(yu) 信息與(yu) 通信係統專(zhuan) 業(ye) 。2018年畢業(ye) 後,他先是去了OPPO研究院,麵試時就一口氣拿下了硬件崗和算法崗的兩(liang) 個(ge) Offer,成為(wei) 一名AI算法工程師。
2020年,稚暉君加入華為(wei) “天才少年”計劃,正式成為(wei) 華為(wei) 的一名員工。通常來說,“天才少年”的招聘流程非常嚴(yan) 格,一般需要經曆7輪左右流程,最終還要通過華為(wei) 總裁的麵試。而根據這項計劃招入的華為(wei) “天才少年”,年薪百萬(wan) 起步。加入華為(wei) 後,稚暉君成為(wei) 計算產(chan) 品線昇騰部門的一員,主要方向是AI邊緣異構計算領域。
在個(ge) 人微博上,稚暉君表示,非常感謝在華為(wei) 遇到的並肩前行的夥(huo) 伴,在華為(wei) 的幾年非常開心,也成長了很多,能帶著一些光環在華為(wei) 工作奮鬥,是個(ge) 人非常珍惜的榮譽和經曆。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依然會(hui) 永遠視自己為(wei) 華為(wei) er一份子。
其次,稚暉君表示,“接下來我會(hui) 開啟一段新的事業(ye) ,去做更有挑戰的事情,不是因為(wei) 我們(men) 已經有把握把它做好,而是因為(wei) ,這件事是我一直以來的熱愛和夢想。君子戰雖有陳,而勇為(wei) 本焉,年輕熱血不知天高地厚也許就是我最後的倔強吧~”
稚暉君更為(wei) 人所熟知的是,他還是B站百大UP主的身份。他曾在B站上發布自製遊戲充電寶、鋼鐵俠(xia) 機械臂、模塊化機械鍵盤、自動駕駛自行車等等。由於(yu) 酷愛DIY硬件,稚暉君也被網友稱為(wei) “野生鋼鐵俠(xia) ”。
2021年,稚暉君自製的自動駕駛自行車在網上走紅。這輛自行車配備了激光雷達,能夠自行上路、避障、保持平衡,最終硬件成本尚不到一萬(wan) 元。最終,這一視頻播放量將近500萬(wan) 。
值得一提的是,稚暉君自製的自動駕駛自行車還被任正非提及過。
2021年8月,任正非在題為(wei) 《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演講中就提到鼓勵研發要有創新動力,“但對於(yu) 2012實驗室,公司從(cong) 未有過多約束。比如,有人研究自行車的自動駕駛,公司沒有約束過他。我們(men) 要生產(chan) 自行車嗎?沒有啊。這是他掌握的一把‘手術刀’,或許以後會(hui) 發揮什麽(me) 作用,產(chan) 生什麽(me) 巨大的商業(ye) 價(jia) 值。”
華為(wei) 的“天才少年”計劃備受關(guan) 注
華為(wei) “天才少年”項目,是華為(wei) 創始人任正非在2019年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
任正非曾經提及“天才少年”就應該“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men) 的組織,激活我們(men) 的隊伍。”
要留住華為(wei) “天才少年”代價(jia) 成本也是高昂的。2019年,任正非簽發總裁辦電子郵件顯示,宣布對當年8位“天才少年”實行年薪製管理。最高年薪為(wei) 182萬(wan) -201萬(wan) 元;其次為(wei) 140.5萬(wan) -156.5萬(wan) 元;最後是89.6萬(wan) -100.8萬(wan) 元。
今年3月,華為(wei) 2021年報發布會(hui) 上,時任華為(wei) 輪值董事長郭平說,人才、科研、創新是華為(wei) 賴以發展的基礎,華為(wei) 任何時候都會(hui) 加大對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的吸引。2020年-2021年,華為(wei) 共招聘應屆畢業(ye) 生約2.6萬(wan) 人,有300多名是華為(wei) 定義(yi) 的“天才少年”。2022年,華為(wei) 計劃招聘1萬(wan) 多名應屆畢業(ye) 生。
今年4月25日,華為(wei) 麵向全球發布“天才少年”召集令,彼時華為(wei) 介紹,華為(wei) 招聘的“天才少年”不限學曆、不限學校,隻要可以在數學、計算機、物理、材料、芯片、智能製造、化學等領域有相關(guan) 知識和技術能力就有機會(hui) 加入,華為(wei) 可以給“天才少年”提供世界最頂級的資源和平台,擁有世界最頂級的導師通力合作,入職就能拿到至少5倍的保底薪酬,最高年收入可達到201萬(wan) 元。
今年6月10日,華為(wei) 心聲社區最新披露了任正非對天才少年的選拔標準,他說,“目前的教育體(ti) 製可能還停留在工業(ye) 革命時代,理論建設不夠,不適合信息時代,希望在教育上能夠真正重視,允許一些‘怪異’的學生成長。我們(men) 公司的天才少年,最重要的是看他的破題能力,而不是他的綜合素質。”
今年7月,華為(wei) 再公開任正非內(nei) 部講話紀要,任正非表示,進入華為(wei) 公司,就沒有“天才少年”這個(ge) 名詞了,也沒有博士、學士之分,也沒有年輕專(zhuan) 家、老專(zhuan) 家之分。
今年7月,華為(wei) 新員工座談紀要顯示,華為(wei) 常務監事陳黎芳說,“天才少年”也好,“博士”也好,這些都是進華為(wei) 之前的標簽,是一些招聘用的語言。但這些標簽不意味著貢獻。
陳黎芳稱,“天才少年”進入華為(wei) 後也需要成長,不可能永遠當少年,最終還是要看實際發揮的價(jia) 值和貢獻。(券商中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