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情況下會發展為重症,新冠特效藥如何選,需配置家庭製氧機嗎?專家釋疑
12月26日,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對外發布了《新冠肺炎診療參考方案(12月版)》(下稱《方案》),旨在提升呼吸及危重症醫學專(zhuan) 業(ye) 醫師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及其危重症的認識,為(wei) 臨(lin) 床決(jue) 策提供依據,促進規範化診療,提高患者救治水平。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方案》共分為(wei) 三大部分,主要內(nei) 容包括新冠病毒感染的診斷和分級,新冠重症和危重症的判斷標準,複陽和再次感染的區分等。
針對近期公眾(zhong) 關(guan) 注的危重症患者治療、新冠特效藥的選擇等問題,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
從(cong) 重症到危重症距離有多遠?
出現嚴(yan) 重肺部表現後
第2周內(nei) 或發展為(wei) 危重症
按照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新冠感染者根據嚴(yan) 重程度可分為(wei) 輕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四種。
什麽(me) 人群容易發展成為(wei) 重症?《方案》指出,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有感染新冠和發生重症的風險,尤其是年齡≧65歲、未接種疫苗、免疫抑製人群、患有諸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患者等人群更容易發展為(wei) 重症和危重症。
“如果患者出現持續發燒、胸悶、呼吸困難等情況,那就需要警惕有發展為(wei) 重症的可能。”傳(chuan) 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回應紅星新聞時表示,對老年群體(ti) 和免疫力薄弱的群體(ti) 應當格外關(guan) 注,但從(cong) 普通型發展為(wei) 重症往往會(hui) 有一個(ge) 過程,最明顯的前兆就是觀察患者的高熱持續天數和呼吸情況。
盛吉芳表示,重症和危重症在臨(lin) 床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如果是危重症,患者往往會(hui) 出現血氧飽和度嚴(yan) 重下降,伴有意識不清等情況,在醫院需要接受插管治療,而重症則不需要。”
那麽(me) ,從(cong) 重症到危重症,距離有多遠?《方案》指出,出現嚴(yan) 重肺部表現的患者,常在症狀出現後第2周內(nei) 發展為(wei) 危重症,需要警惕。
《方案》也提示出現以下情況,需考慮病情加重的可能:低氧血症加重或吸氧需求增加;呼吸困難症狀加重;炎症指標(CRP、鐵蛋白、血沉)或乳酸顯著升高;心肌酶、肝酶和肌酐水平升高;淋巴細胞計數進行性下降;肺部影像學迅速進展。
擔心再次感染?
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康複後
可以獲得3-6個(ge) 月以上保護力
《方案》對再感染進行了概念界定:一般將距初次感染90天以後,再次被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稱為(wei) “再次感染”,即患者完全康複後再次被感染。
感染新冠病毒後會(hui) 不會(hui) 二次感染?近日,新華社記者采訪了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沈陽市新冠肺炎救治專(zhuan) 家組組長劉洪豔。
“二次感染是指一個(ge) 人被新冠病毒感染後,已經徹底康複,然後再次被新冠病毒感染。”劉洪豔說,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狀的,並且核酸的CT值比較低,病毒載量較高,有傳(chuan) 染性。如果康複後超過一個(ge) 月,核酸又呈陽性,再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複之後,可以獲得3到6個(ge) 月以上的保護力。在這段時間內(nei) 發生二次感染的概率也比較低,可以不用過分擔心。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近期公開回應稱,目前全國檢出9個(ge) 奧密克戎亞(ya) 型毒株正在流行,但12月1日以來的奧密克戎基因組測序提示,BA.5.2和BF.7是全國流行的絕對優(you) 勢,占約80%。
新冠特效藥能同時服用嗎?
價(jia) 格差異大,但效果差距並不是很大
不建議在同一病程中交叉服用
眼下,阿茲(zi) 夫定、奈瑪特韋/利托那韋(Paxlovid)等被視為(wei) 治療新冠的特效藥,正進入熱銷狀態。
新冠特效藥,在治療效果和介入時間上有何不同?盛吉芳對此表示,此類藥品主要在於(yu) 改善症狀,如果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高燒不退、嚴(yan) 重咳嗽,那麽(me) 盡早服用藥品,預防重症的概率就會(hui) 越高。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對於(yu) 上述兩(liang) 種藥品的實際應用,《方案》中指出,奈瑪特韋/利托那韋,推薦用於(yu) 有可能發展為(wei) 重症/危重症的輕症人群,以此減少住院風險和死亡率。
在我國第九版診療方案中,認定可治療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阿茲(zi) 夫定,《方案》則建議該藥品在病程相對早、核酸陽性的患者中使用,但服用療程不超過14天,且不建議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中重度肝、腎功能損傷(shang) 患者慎用。
在用法禁忌上,不少人犯了難。一位感染新冠的患者告訴記者,由於(yu) 前期症狀較重,先服用了阿茲(zi) 夫定,而後又買(mai) 到了利托那韋,卻不知是否應該改為(wei) 服用後者。對此,有專(zhuan) 家表示,兩(liang) 種藥品不建議在同一病程中交叉服用。
《方案》中也寫(xie) 明,服用Paxlovid,需要特別注意該藥物和其他藥物的互相作用,尤其不能和沙美特羅、利福平、他克莫司、西羅莫司、嗎丁啉、辛伐他汀、利伐沙班、艾司唑侖(lun) 等藥品同時服用。
“雖然藥物之間的價(jia) 格差異很大,但在臨(lin) 床上我們(men) 認為(wei) 在緩解新冠症狀和預防重症上,效果差距並不是很大。”盛吉芳強調,公眾(zhong) 無需執拗於(yu) 購買(mai) Paxlovid等藥品,盡早服用其中一種已經能起到作用。如果症狀在服藥後已然加劇,則應該及時送醫治療。
需配置家用製氧機嗎?
這類患者可以酌情在家中準備製氧機
但須在醫務人員或專(zhuan) 業(ye) 人員指導下使用
在住院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管理上,《方案》指出,患者需進行監測指氧,必要時行氧療,建議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2%-96%。而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的有關(guan) 治療的措施中也提到,“密切監測生命體(ti) 征,特別是靜息和活動後的指氧飽和度等”。
此外,有多名專(zhuan) 家在進行疾病科普時提出:“血氧飽和度低於(yu) 93%比較危險,”缺氧可導致機體(ti) 器官受損,尤其老年人群體(ti) 應當注意。
很快,市場便有了連鎖反應。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市麵上的血氧儀(yi) 、家用製氧機處於(yu) 緊缺狀態,不少商家表示製氧機最快需等到明年1月底才可發貨。那麽(me) ,一般家庭需要配置製氧機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日前接受北京日報采訪時表示,製氧機主要是供慢性呼吸係統疾病患者使用,一般健康家庭無需在家中配置製氧機。
李侗曾介紹,製氧機的適用人群主要為(wei) 慢性呼吸係統疾病患者,如極重度的慢阻肺、肺纖維化、塵肺等,此類患者需要在家中吸氧以緩解症狀。此外,製氧機也適用於(yu) 出現低氧血症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或晚期癌症患者以及其他低氧性疾病患者。
冬季是流感及各類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李侗曾表示,對於(yu) 有慢性呼吸係統基礎疾病的患者而言,可以酌情在家中準備一台製氧機,但須在醫務人員或專(zhuan) 業(ye) 人員指導下使用。
“沒有慢性呼吸係統基礎疾病的普通人群,沒有必要在家中配置製氧機。”李侗曾提醒,如出現胸悶、氣喘、呼吸困難或其他低血氧症狀,也應第一時間前往醫院就診,不宜在家中自己使用製氧機吸氧,吸氧濃度過高或時間過長都容易導致氧中毒,造成危險。
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吳陽 綜合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