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金融紓困保主體穩經濟 降低企業綜合成本

發布時間:2022-12-29 15:38:00來源: 經濟日報

  金融紓困保主體(ti) 穩經濟

  穩經濟的關(guan) 鍵是保市場主體(ti) 。2022年,麵對嚴(yan) 峻複雜的內(nei) 外部環境,金融業(ye) 瞄準“助企紓困”這個(ge) 重點,推出了一係列有力有效的實招,為(wei) 穩住宏觀經濟大盤提供了堅實支撐。數據顯示,前11個(ge) 月,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9.91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09萬(wan) 億(yi) 元。

  跨周期調節穩融資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nei) 外部環境嚴(yan) 峻複雜,外需收縮進一步顯現,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對經濟運行形成製約。相應地,信貸有效需求下降,4月份、7月份金融數據出現短期波動,人民幣貸款同比分別少增8231億(yi) 元、4042億(yi) 元。

  越是麵對下行壓力,越要強化跨周期調節。我國先後實施了一係列擴大有效需求、促進結構優(you) 化的政策措施,國民經濟運行趨於(yu) 好轉。二季度經濟實現正增長,三季度GDP同比增長3.9%,比二季度加快3.5個(ge) 百分點。

  擴大有效需求,離不開金融的協同配合。一方麵,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強化跨周期調節,引導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36萬(wan) 億(yi) 元。另一方麵,金融機構優(you) 化信貸結構,在一係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下,重點紓困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受困行業(ye) 企業(ye) 等。截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達23萬(wan) 億(yi) 元;授信戶數近5400萬(wan) 戶,是2017年末的4倍。

  製造業(ye) 貸款增速再創新高。據介紹,截至今年11月末,中國工商銀行製造業(ye) 貸款餘(yu) 額達3萬(wan) 億(yi) 元,增量超8000億(yi) 元,增速達38.3%,是10年來增量最大、增速最高的一年。截至10月末,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製造業(ye) 貸款餘(yu) 額突破2.29萬(wan) 億(yi) 元,較年初增長超31%。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我們(men) 將持續加大對文旅產(chan) 業(ye) 的支持力度,促進大、中、小微企業(ye) 融資增量、擴麵、提效。”工商銀行副行長張文武表示,將與(yu) 各方攜手,激活文旅消費,加快促進行業(ye) 複蘇回暖,助力經濟恢複向好。

  降低企業(ye) 綜合成本

  降低實際貸款利率、貸款延期還本付息、銀行主動減費讓利……為(wei) 讓受困行業(ye) 企業(ye) 挺得住、過難關(guan) 、有奔頭,一係列金融紓困政策先後落地生效。

  降低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要做好“減法”。實際貸款成本是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的大頭,也是做減法的主要對象。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向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改革要動力。今年以來,5年期以上LPR經曆三次下調,截至12月20日已降至4.3%。“這對降低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提振市場主體(ti) 信心、促進信貸有效需求回升具有積極作用。”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說。

  降低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要做好“加法”。要適當延長受困企業(ye) 的貸款還款時間、付息時間,或為(wei) 受困企業(ye) 合理續貸。5月份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明確提出,對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合理續貸、展期、調整還款安排,不影響征信記錄,並免收罰息。“對於(yu) 延本延息的貸款,我們(men) 應延盡延,對於(yu) 符合條件的續貸,能續盡續。”工商銀行行長廖林說。

  降低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還要做好“除法”。銀行要主動為(wei) 受困企業(ye) 免除、減免費用。“銀行與(yu) 實體(ti) 經濟共生共榮,要合理向實體(ti) 經濟讓利。”農(nong) 業(ye) 銀行董事長穀澍說。今年以來,不少商業(ye) 銀行主動減免了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開戶手續費、賬戶服務費、轉賬匯款手續費等費用,並主動承擔了部分抵押物保險費、評估費、抵押登記費等。

  實體(ti) 經濟的綜合融資成本有望進一步下行。央行已於(yu) 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ge) 百分點,這不僅(jin) 將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yi) 元,還將為(wei) 金融機構每年降低資金成本約56億(yi) 元。“當前,銀行體(ti) 係淨息差壓力仍然較大,需要通過降準釋放低成本的中長期資金,為(wei) 更好地降低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打開空間。”溫彬說。

  堅持發展與(yu) 安全並重

  金融助企紓困,既要堅持發展,也要兼顧安全。今年以來,金融業(ye) 支持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著力平衡好“保持房地產(chan) 融資平穩有序”與(yu) “推動防範化解優(you) 質頭部房企風險”二者之間的關(guan) 係。

  一方麵,為(wei) 房地產(chan) 業(ye) 提供流動性,滿足合理融資需求。中央財辦有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房地產(chan) 鏈條長、涉及麵廣,是國民經濟支柱產(chan) 業(ye) ,對於(yu) 金融穩定也具有重要影響,是外溢性較強、具有係統重要性的行業(ye) 。

  今年以來,多部門出台多項政策措施,信貸、債(zhai) 券、股權融資“三箭齊發”,引導金融支持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是信貸投放平穩有序。今年前10個(ge) 月,銀行業(ye) 累計發放房地產(chan) 開發貸款2.64萬(wan) 億(yi) 元,累計發放按揭貸款4.84萬(wan) 億(yi) 元;11月份,六大國有商業(ye) 銀行、部分股份製商業(ye) 銀行先後與(yu) 多家房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市場預期企穩。二是債(zhai) 券融資基本穩定、合理增信。此前,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hui) 已先後受理3家民營房企的儲(chu) 架式注冊(ce) 發行。三是股權融資進一步優(you) 化。中國證監會(hui) 11月份宣布,在股權融資方麵調整優(you) 化5項措施,包括恢複涉房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及配套融資、恢複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等。

  另一方麵,推動行業(ye) 並購重組,以市場化方式化解風險。去年12月份,監管部門印發通知,鼓勵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支持風險化解、行業(ye) 出清。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安排了專(zhuan) 項額度,推動足值項目與(yu) 問題開發商脫鉤。

  此外,備受關(guan) 注的“保交樓”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今年8月份,財政部、人民銀行等部門宣布,完善政策工具箱,通過政策性銀行專(zhuan) 項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截至目前,‘保交樓’專(zhuan) 項借款資金已基本投放至項目,資金投入帶動形成一批實物工作量,有效促進了項目的建設交付。”中國銀保監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根據部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將紮實推進。中央財辦有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下一步要立足我國巨大需求空間支撐,持續優(you) 化需求側(ce) 管理,加大對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經濟日報 記者:郭子源)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