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力量源於團結——習近平主席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啟示之二

發布時間:2023-01-03 11:25:00來源: 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評論員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我們(men) 告別2022年,迎來嶄新的2023年。

  “14億(yi) 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zhong) 誌成城,就沒有幹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習(xi) 近平主席深情回顧過去一年的難忘曆程和我們(men) 取得的輝煌成就,展望夢想接連實現、充滿生機活力、賡續民族精神、緊密聯係世界的中國的光明前景,勉勵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團結奮鬥,“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鏗鏘的話語鼓舞人心,激勵億(yi) 萬(wan) 人民踔厲奮發,奮進新征程。

  團結才能勝利,奮鬥才會(hui) 成功。能團結奮鬥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鬥的政黨(dang) 才能立於(yu) 不敗之地。這是來自曆史的啟示。黨(dang) 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鬥的結果,團結奮鬥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緊緊依靠人民,穩經濟、促發展,戰貧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災,應變局、化危機,攻克了一個(ge) 個(ge) 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guan) 險阻,創造了一個(ge) 個(ge) 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過去一年,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國經濟穩健發展、中國飯碗端得更穩、脫貧攻堅成果得以鞏固,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麵推進……14億(yi) 多中國人團結奮鬥,托舉(ju) 起我們(men) 共同的夢想。

  曆史和實踐說明,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的必由之路。我們(men) 靠團結奮鬥創造了輝煌曆史,還要靠團結奮鬥開辟美好未來。“明天的中國,力量源於(yu) 團結”,習(xi) 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意蘊深刻。今天,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與(yu) 此同時,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我國發展也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這需要我們(men) 牢牢把握團結奮鬥的時代要求,準備付出更為(wei) 艱巨的努力,凝結起更為(wei) 強大的合力。

  團結奮鬥需要不斷鞏固共同思想基礎。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行動指南。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堅決(jue) 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斷鞏固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確保擁有團結奮鬥的強大政治凝聚力和發展自信心。

  團結奮鬥需要努力畫出最大同心圓。新征程上,我們(men) 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廣聚天下英才,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海內(nei) 外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堅定信心、同心同德,我們(men) 就一定能夠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時間等待我們(men) 續寫(xie) 新的壯麗(li) 詩篇。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擼起袖子加油幹,齊心協力向前進,把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付諸行動,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明天,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榮夢想。

  《光明日報》( 2023年01月02日 01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