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重慶製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23-01-04 10: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1月3日電 (梁欽卿)重慶市政府新聞辦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重慶市政府副秘書(shu) 長、新聞發言人楊琳介紹,重慶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製定了《重慶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實施方案》以及疫情監測、檢測、防控指引、個(ge) 人防護指南、防控培訓等5個(ge) 專(zhuan) 項方案,將於(yu) 1月8日正式實施。

  在加強醫療資源配置方麵,保持重慶現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24小時開放。為(wei) 鄉(xiang) 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齊配足呼吸機、救護車等設施設備。繼續強化分區域ICU床位配置,以區縣為(wei) 單位達到每萬(wan) 人擁有至少1張ICU床位。進一步加強重症監護病房建設,配齊設施設備和救治力量。加強醫療資源的使用監測。

  在保障藥品和檢測試劑生產(chan) 供應方麵,加強需求監測,做好生產(chan) 保障和精準供應,加大醫療機構實物儲(chu) 備力度,結合家庭醫生簽約、基層公共服務等,對重慶市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贈送“健康包”。通過擴大重慶市相關(guan) 藥品產(chan) 能,加大市外采購和向上爭(zheng) 取支持。目前,兒(er) 童專(zhuan) 用解熱藥醫療機構庫存較為(wei) 充裕,解熱鎮痛藥、抗病毒藥、止咳藥、中成藥等可滿足基本需求,抗原檢測試劑和醫用N95口罩市場供需矛盾持續緩解。重慶各區縣目前已訂購“健康包”244.8萬(wan) 個(ge) ,後續將按市裏統一要求增加訂購量並陸續發放到位。

  在加強農(nong) 村地區疫情防控方麵,重慶市落實各級書(shu) 記抓農(nong) 村地區疫情防控的責任,切實把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實到村到戶,保障農(nong) 村藥品供應。建立三級醫院分區包幹責任製,暢通急危重症轉診通道,為(wei) 農(nong) 村老年人、慢性基礎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提供就醫保障。廣泛開展黨(dang) 員幹部、家庭醫生進家入戶上門健康服務活動,解決(jue) 民眾(zhong) 就醫用藥困難。

  在調整人群檢測策略方麵,重慶市提倡非必要不檢測,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不再對與(yu) 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直接接觸的人員以及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重點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落實重點人員分類檢測。在社區保留適量的便民核酸采樣點,滿足居民“願檢盡檢”需求。

  在優(you) 化入境人員管理方麵,自重慶口岸入境的人員在行前48小時內(nei) 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來渝返渝;如呈陽性,應在轉陰後再來渝返渝。不再對入境人員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對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guan) 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hui) 麵;對健康申報異常或出現發熱等症狀的人員,由海關(guan) 進行抗原檢測,結果為(wei) 陽性者,可采取居家健康監測或就醫。有序恢複重慶市居民出境旅遊。

  此外,重慶市製定了疫情監測、檢測、防控指引、個(ge) 人防護指南、防控培訓等5個(ge) 專(zhuan) 項工作方案。及時動態掌握重慶市人群感染發病水平和變化趨勢,科學研判和預測疫情規模、強度和流行時間,為(wei) 疫情防控提供技術支撐;對不同群體(ti) 分類采取核酸和抗原檢測策略,及時發現重症高風險人群中的感染者;針對重點人群、重點機構、重點場所,明確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圍繞個(ge) 人日常行為(wei) ,明確行為(wei) 準則;對行政管理、專(zhuan) 業(ye) 技術及相關(guan) 工作人員實行分級分類培訓,掌握政策、提升能力。(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