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福建漳州爭創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發布時間:2023-01-04 10: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漳州1月3日電 (記者 張金川)福建省漳州市市長王進足3日表示,堅持以“通、惠、情”促融,持續推進漳台融合發展,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當天上午,漳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開幕,王進足代表市政府向大會(hui) 作政府工作報告。他指出,過去一年,漳州持續探索漳台融合發展新路,開展100場對台交流活動,全市新批辦台資企業(ye) 項目90個(ge) ,海峽兩(liang) 岸最大的石化合作項目古雷煉化一體(ti) 化項目投入商業(ye) 運營。

  在以“通、惠、情”促融方麵,王進足表示,堅持以通促融,實施新一輪漳台產(chan) 業(ye) 合作計劃,推進石油化工、機械裝備、精致農(nong) 業(ye) 等重點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爭(zheng) 創兩(liang) 岸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區。

  堅持以惠促融,積極推進“台灣小鎮”和台灣青年就業(ye) 創業(ye) 基地建設,持續優(you) 化涉台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台灣青年來漳實習(xi) 、就業(ye) 、創業(ye) ,不斷增強台胞台商獲得感,打造兩(liang) 岸“家鄉(xiang) 化”服務引領區。

  堅持以情促融,加大對台交流基地建設力度,加強宗親(qin) 、鄉(xiang) 親(qin) 、姻親(qin) 、民間信仰等交流互動,持續辦好海峽論壇漳州活動、農(nong) 博會(hui) ·花博會(hui) 、茶博會(hui) 、海峽兩(liang) 岸(漳州)青年交流周等品牌活動,構建兩(liang) 岸基層融合發展先行區。

  漳州是台灣同胞主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資密集區。漳州市政協主席吳文團在該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hui) 議上也表示,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創新和拓展政協服務漳台融合發展的渠道載體(ti) ,增進兩(liang) 岸同胞心靈契合。

  漳州先行先試,率先設立海峽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合作實驗區、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實施漳台農(nong) 業(ye) 融合發展工程,建設閩台農(nong) 業(ye) 融合發展的先行區。

  漳浦國家級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是福建6個(ge) 國家級台農(nong) 創業(ye) 園之一。截至目前,該創業(ye) 園已累計引進台資農(nong) 業(ye) 企業(ye) 289家,創業(ye) 就業(ye) 台胞840人,實際利用台資4億(yi) 多美元。

  “推進漳浦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品質,提升深化漳台融合發展。”漳州市政協副秘書(shu) 長、民進漳州市委會(hui) 副主委林必強建言,在“閩台蝴蝶蘭(lan) 產(chan) 業(ye) 融合和創新發展”基地授牌的基礎上,做好閩台蘭(lan) 花產(chan) 業(ye) 園二期規劃建設的前期工作,著力打造省級蘭(lan) 花培育創新基地;引進台灣先進農(nong) 機製造技術和設備,建立農(nong) 機推廣示範中心,推動閩台產(chan) 業(ye) 融合。

  林必強還建議,在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設立創業(ye) 型孵化基金,為(wei) 台青創業(ye) 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以台創園為(wei) 載體(ti) 建設台青文創園,出台優(you) 惠政策引導台創園內(nei) 企業(ye) 利用自有房地產(chan) 、企業(ye) 庫房、閑置廠房等為(wei) 台青創業(ye) 者提供低成本辦公場所,發揮台青的文創和社區營造特長及理念,從(cong) 文化內(nei) 容和產(chan) 業(ye) 支撐上打造特色台灣村。(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