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新冠心理門診:如何緩解“新冠焦慮” 為患者做好心理疏導?
央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當前,隨著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和康複患者的增加,新冠病毒感染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比如:過度關(guan) 注身體(ti) 的各種變化,總是懷疑自己生病或留下“新冠後遺症”;身邊人或自己確診後覺得壓力大,不知如何調整;看到網上充斥的各種信息感到惶恐不安、消極悲觀;或者出現不敢出門、不敢按電梯和觸摸門把手,反複洗手消毒、反複進行抗原檢測,過度服用藥品等行為(wei) 。這些情緒和行為(wei) 會(hui) 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個(ge) 人的社會(hui) 功能,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心理疏導或心理幹預。總台中國之聲記者4日探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精神科新增設的新冠心理門診,一起了解緩解“新冠焦慮”的有效方法。
4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精神科新冠心理門診開診首日,一位患者來到精神科主任李峘的診室,擔憂地陳述著自己的情況。半個(ge) 月前,這名中年男性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雖然“陽”後症狀不算嚴(yan) 重,轉陰的周期也並不長,但他看到網絡上“感染新冠病毒後味覺嗅覺會(hui) 消失”的信息後,總覺得自己的味覺嗅覺幾乎徹底失靈;而他更焦慮於(yu) ,短期“出走”的味覺和嗅覺會(hui) 不會(hui) 再也回不來了?為(wei) 此,他的生活狀態受到了嚴(yan) 重影響,甚至出現了晚上睡不著的情況。
李峘不斷引導患者更客觀、精準地講述自己的情緒和行為(wei) ,一邊幫他分析身體(ti) 感受到的不適究竟是感染新冠病毒後的常規反應還是心理作用造成的過度反應,一邊對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前的性格、心理狀態、人際關(guan) 係、興(xing) 趣愛好、社交活動等進行綜合評估。經過病情分析,李峘診斷這名患者患有輕度焦慮症,需要藥物輔助治療。
當談到用藥治療時,患者立即表現出對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的擔心。李峘在幫助患者充分了解藥物的安全性後,及時肯定了患者積極尋求醫療診治、正視自我焦慮狀態的行為(wei) ,同時也為(wei) 患者調整心態開出了更具實操性的“診療方案”。
患者在李峘的指導下很快找到了“放空”的感覺,焦慮、恐懼的心理也一時被拋在腦後。她鼓勵患者,可以每天定時做一些肢體(ti) 上的伸展,這有益於(yu) 心理狀態的恢複。
李峘告訴記者,自國內(nei) 疫情防控政策優(you) 化調整以來,門診中因新冠感染出現心理問題的患者年齡分布範圍廣,現階段以焦慮症狀為(wei) 主。而從(cong) 近一個(ge) 月來全院急診、發熱門診收治感染者的情況來看,也出現了一些患者因心理問題導致驚恐發作的病例——這是急性焦慮症的一種表現形式。李峘介紹,為(wei) 這些患者提供新冠引起的各種情緒及行為(wei) 問題的診治,是醫院新增新冠心理門診的初衷。
李峘表示:“在我們(men) 門診治療的過程中,發現最近年輕和老年患者都有;以前有焦慮症、已經停藥的病人,最近又因為(wei) 疫情而焦慮、抑鬱情緒複發的病人也有。我們(men) 需要給這些患者更多的空間和時間,來解決(jue) 他們(men) 的一些情緒問題。其實更多的人可能意識不到這是因為(wei) 焦慮情緒引發的症狀,包括過度囤藥、過度服藥等行為(wei) ,這些可能都是焦慮情緒帶來的。所以我們(men) 也想通過新冠心理門診讓大家認識到,情緒和認知水平會(hui) 影響到行為(wei) ,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
2022年3月,世衛組織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焦慮和抑鬱的發病率大幅度增加了25%。李峘坦言,近期,她在日常出診精神科門診的經曆中發現,因新冠疫情影響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的患者常常伴有“三恐”:一是在沒“陽”的時候恐“陽”;二是在“陽”過後擔心自己病情會(hui) 很嚴(yan) 重;三是害怕在“陽”康後身體(ti) 會(hui) 有後遺症或是複“陽”。而僅(jin) 4日上午,李峘的診室就接待了兩(liang) 位出現過驚恐發作、因急性焦慮而體(ti) 驗到“瀕死感”的患者。
李峘介紹:“一般我們(men) 會(hui) 問患者以前是什麽(me) 性格特征,因為(wei) 焦慮往往跟患者此前對於(yu) 事情的看法和應對模式息息相關(guan) ,有些人不能夠接受自己‘消毒各方麵都做得這麽(me) 好了,為(wei) 什麽(me) 還會(hui) 感染?’在這種性格的基礎上,加上大環境,就比較容易導致焦慮。比如常見的認知歪曲,或患者平常就是一個(ge) 對於(yu) 一些細節問題過度關(guan) 注的、習(xi) 慣‘災難化’的人,其實這些都跟他的認知有關(guan) 係,也都可以作為(wei) 我們(men) 工作的重點。我們(men) 更主要的是引導患者對自己的應對模式有一定反思,如果沒有反思、隻是用藥,下次碰到這個(ge) 事情,他可能還會(hui) 處於(yu) 焦慮。所以我們(men) 借著這個(ge) 機會(hui) ,教會(hui) 他一些新的應對模式,包括一些練習(xi) ,讓他能夠更正確地來對待自己身體(ti) 的一些反應。作為(wei) 精神科醫生,我們(men) 抓‘兩(liang) 手’,一手是藥物,一手是心理治療,要綜合地把它們(men) 應用好。”
新冠病毒感染帶來的焦慮該如何緩解?李峘建議,首先要對自我健康狀況保持適度關(guan) 注,改變對於(yu) 症狀的不良認知,同時學會(hui) 接納一些自己改變不了的現狀;其次,適度關(guan) 注媒體(ti) 信息,特別是培養(yang) 一定的分辨能力;最後,在日常做好防護的同時,要始終保持樂(le) 觀積極的應對方式,保持一定的興(xing) 趣愛好和社交聯係。(央廣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