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1-05 16:53:00來源: 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明確將確保能源資源安全作為(wei) 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的重要內(nei) 容。能源是維係國計民生的稀缺資源,是國家競爭(zheng) 之要素。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地緣政治、經濟、科技、治理體(ti) 係等正經曆深刻變化,能源局勢將更加錯綜複雜,威脅能源安全的各種“灰犀牛”“黑天鵝”事件時有發生,促使國際能源版圖深刻變遷。為(wei) 了有效應對能源風險,我國應堅定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能源工作的重要論述為(wei) 指導思想,貫徹“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深度推進能源革命,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

  全方位保障能源供給安全。保障能源供給安全,既要完善不同種類能源的供應體(ti) 係,又要在空間上實現能源多渠道供應。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推動下,我國正加快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步伐。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高汙染、穩定性強等特征,非化石能源具有可再生、低汙染、間歇性、波動性等特征。未來我國需要逐步擺脫對以煤炭為(wei) 主的化石能源的依賴,對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這兩(liang) 類能源要素揚長避短、優(you) 勢互補、調劑餘(yu) 缺,豐(feng) 富不同種類能源的供應,實現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給。在國際能源貿易領域,應穩固拓展與(yu) 已開展能源貿易國家的互聯互通,並積極擴大與(yu) 更多國家和地區的能源貿易合作,暢通能源供應通道,拓展能源供應的地緣範圍,形成多樣、高效和優(you) 質的能源貿易網絡,“固”“延”“強”“補”能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

  寬領域增強能源消費安全。能源消費安全要從(cong) 能源的節約與(yu) 高效利用以及能源安全管理這兩(liang) 端雙管齊下。一方麵,在實施能源消費的總量和強度雙控過程中,改變粗放的能源消費方式,促使能源集約化利用。在深化能源價(jia) 格市場化改革時,注重穩定能源價(jia) 格,防止其異常波動導致能源消費的不穩定,增強消費者對能源商品消費的理性預期,增加能源消費的普惠性,保障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都能持續進行能源消費。另一方麵,正確的能源管理不僅(jin) 能有效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能減少能源消費對生態環境等方麵產(chan) 生的負外部性。在全社會(hui) 大力提倡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的同時,對人民群眾(zhong) 進行正確管理能源的宣傳(chuan) 教育,引導消費者形成能源的正確使用方法和安全管理習(xi) 慣,防止不正確的能源消費和管理方式危害社會(hui) 設施、生態環境以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

  多維度開展能源技術創新。不斷實現能源技術創新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法寶。隨著產(chan) 業(ye) 結構的演進,能源技術迭代迅速,降低了能源開發和利用的成本,促進了能源的綠色低碳發展。但也會(hui) 由於(yu) 能源技術研發與(yu) 應用還不夠成熟,導致能源開發、存儲(chu) 、傳(chuan) 輸、消費等環節依然存在隱性風險。因此,加快能源技術創新,不僅(jin) 要重點突破製約能源產(chan) 供銷儲(chu) 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中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還應結合全國各地的能源開發和利用實踐,推動能源新技術的本地化,實現能源技術的再升級與(yu) 再創新。進一步發揮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能源技術創新的賦能作用,促進能源技術研發與(yu) 應用向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大儲(chu) 能與(yu) 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等能源產(chan) 業(ye) 鏈技術研發與(yu) 應用示範的支持力度,配套提升能源技術裝備的安全運維和管理創新水平。

  係統化構建能源治理體(ti) 係。現代化的能源治理體(ti) 係是能源安全保障製度的集中體(ti) 現。應堅持能源配置全國一盤棋,既要發揮市場機製的重要作用,也要發揮好行政管製的作用,在能源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和能源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通過市場機製與(yu) 行政管製的統籌協調,一方麵不斷激發能源企業(ye) 的活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麵更好地激勵能源市場主體(ti) 自覺履行國家戰略,承擔社會(hui) 責任。政府可以通過創新能源監管方式,構建高標準的能源市場體(ti) 係,進一步完善政府規劃能源發展戰略和總體(ti) 布局、把握能源開發利用的總量平衡、優(you) 化能源市場監管和能源安全監管等方麵的職能。通過深化能源領域的“放管服”改革,不斷改善能源開發利用的營商環境,暢通能源要素優(you) 化配置的渠道,提升能源服務的安全穩定性。

  深層次加強國際能源合作。廣泛的國際能源合作是防範和化解重大能源風險的堅實屏障。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chan) 國和能源消費國,中國是世界能源格局中的重要一員,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遵循互利共贏原則開展國際合作,努力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未來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與(yu) 世界能源領域的對話與(yu) 交流,擴大能源投資與(yu) 貿易的“朋友圈”。通過參與(yu) 建設共同受益的國際能源合作組織,積極構建有利於(yu) 世界各國能源公平合作的規則,積極融入全球能源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的垂直和水平分工體(ti) 係,共建全球能源供需預警與(yu) 監管平台,聯防聯控能源價(jia) 格波動對全球經濟衝(chong) 擊的傳(chuan) 導,攜手應對人類共同麵臨(lin) 的能源風險和挑戰。

  (光明日報 作者:謝裏,係湖南大學經濟與(yu) 貿易學院教授、湖南大學“碳達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