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深圳:買賣雙方可選擇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

發布時間:2023-01-06 14:5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5日電 據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網站消息,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等六部門5日聯合下發關(guan) 於(yu) 印發《深圳市推廣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據 《方案》,在二手房交易中,對於(yu) 賣方未還清貸款、抵押尚未解除,買(mai) 方也需要使用貸款購房的情況,買(mai) 賣雙方可選擇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

  《方案》提出,在二手房“帶押過戶”過程中,通過推行“順位抵押”、二手房轉移及抵押“雙預告登記”等多種模式,優(you) 化業(ye) 務流程,實現二手房交易更加高效、便捷。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買(mai) 賣雙方可選擇適用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交易房產(chan) 需滿足除原銀行貸款抵押外沒有設立其他抵押的條件。

  《方案》要求,在試點範圍方麵,先試點推廣買(mai) 方一次性付款或買(mai) 賣雙方貸款銀行為(wei) 同一家銀行的二手房“帶押過戶”,再逐步推廣至買(mai) 賣雙方貸款銀行非同一家銀行的“帶押過戶”業(ye) 務。

  《方案》明確了“順位抵押”和“雙預告登記”兩(liang) 種模式的具體(ti) 流程,並鼓勵積極探索其他模式,為(wei) 全麵推廣二手房“帶押過戶”積累經驗。

  (一)“順位抵押”辦理流程

  1.買(mai) 賣雙方達成交易意向,簽訂二手房買(mai) 賣合同。

  2.買(mai) 賣雙方在選定的資金監管機構(如銀行、公證機構)辦理資金監管手續,對買(mai) 方的購房款(包括首付款和銀行貸款)進行監管。同時,買(mai) 方向銀行申請貸款。

  3.買(mai) 方貸款審批通過後,買(mai) 賣雙方和買(mai) 賣雙方貸款銀行共同線上申請“轉移登記+抵押權變更登記+抵押權設立登記”合並辦理,按順位設立新的抵押權。

  4.不動產(chan) 登記部門根據買(mai) 賣雙方和買(mai) 賣雙方貸款銀行申請,同步辦理完成三個(ge) 登記事項,記載不動產(chan) 登記簿,並向買(mai) 方貸款銀行推送抵押登記電子證明。

  5.買(mai) 方貸款銀行根據不動產(chan) 登記部門推送的抵押登記證明發放貸款,涉及公積金貸款的,由公積金管理部門確認後,按照操作流程進行放款。資金監管機構用監管賬戶中的購房款償(chang) 還賣方銀行貸款本金和利息,結清貸款。

  6.賣方貸款銀行結清貸款後,線上提交抵押注銷申請,買(mai) 方貸款銀行的抵押權順位相應向前,即由第二位升為(wei) 首位抵押。

  7.資金監管機構將資金監管賬戶餘(yu) 額劃轉給賣方。

  (二)“雙預告登記”辦理流程

  1.買(mai) 賣雙方達成交易意向,簽訂二手房買(mai) 賣合同後,買(mai) 方向銀行申請貸款。

  2.買(mai) 方貸款審批通過後,買(mai) 方貸款銀行會(hui) 同買(mai) 賣雙方,線上申請辦理二手房轉移預告登記及抵押預告登記。

  3.不動產(chan) 登記部門根據買(mai) 方貸款銀行及買(mai) 賣雙方申請,完成“雙預告登記”業(ye) 務審核,記載不動產(chan) 登記簿,並向買(mai) 方貸款銀行推送抵押預告登記電子證明。

  4.買(mai) 方貸款銀行依據抵押預告登記結果足額放款,涉及公積金貸款的,由公積金管理部門確認後,按照操作流程進行放款。買(mai) 方的首付款和銀行貸款均直接存入買(mai) 賣雙方在提存協議中約定的資金提存賬戶中進行監管。公證機構出具相關(guan) 材料,並送達買(mai) 方貸款銀行、買(mai) 賣雙方。

  5.購房款存入提存賬戶後,買(mai) 賣雙方和買(mai) 方貸款銀行及時向不動產(chan) 登記部門申請辦理雙預告登記轉本登記。

  6.房產(chan) 轉移登記完成後,提存機構用提存賬戶中的購房款償(chang) 還賣方銀行貸款本金和利息,結清貸款。賣方貸款銀行線上提交抵押注銷申請,不動產(chan) 登記部門在線審核,也可以由賣方本人提出注銷抵押,銀行線上確認申請。如果房產(chan) 轉移登記不能完成,提存機構將提存賬戶中的購房款分別歸還買(mai) 方貸款銀行及買(mai) 方本人。

  在買(mai) 方一次性付款、買(mai) 方的首付款超過賣方原欠款的情況下,如選擇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也可以適用“順位抵押”“雙預告登記”辦理流程。(中新財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