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雙減”工作專班提醒家長和學生:違規競賽存在3個常用套路

發布時間:2023-01-08 15:3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掌握合規競賽白名單、警惕違規競賽套路、參加違規競賽有風險……昨日,針對寒假期間的違規競賽等問題,北京“雙減”工作專(zhuan) 班特別發出提示。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隨著“雙減”工作深入推進,北京“雙減”專(zhuan) 班持續發力,保持治理各類違規行為(wei) 的高壓態勢。寒假期間,北京“雙減”工作專(zhuan) 班將持續緊盯假期易發違規競賽問題,打擊與(yu) 招生入學掛鉤的違規競賽,嚴(yan) 處學校違規招生行為(wei) 。

  北京“雙減”工作專(zhuan) 班提示家長和學生,要掌握合規競賽白名單。據了解,教育部門的合規競賽包括列入教育部《2022-2025學年麵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的競賽活動;市區教委及直屬單位(少年宮等)組織或參與(yu) 組織的中小學生體(ti) 育、藝術和科技類競賽活動。

  北京“雙減”工作專(zhuan) 班提示,教育部門的合規競賽有四個(ge) 特征:一是堅持“零收費”。主辦方不向參賽者收取任何費用。二是主辦方是非營利主體(ti) 。非營利主體(ti) 是指在編辦或民政部門登記注冊(ce) 的法人組織。也可以理解為(wei) ,公司(即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的營利主體(ti) )主辦的賽事,一定不是教育部門合規競賽。三是辦賽有連續周期性。每學年隻舉(ju) 辦一次競賽,如果一年內(nei) 反複舉(ju) 辦的賽事,則不是教育部門合規競賽。此外,合規競賽名單每年都公開、公布、公示。

  北京“雙減”工作專(zhuan) 班重申,任何競賽以及競賽產(chan) 生的結果不得作為(wei) 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雙減”工作專(zhuan) 班將不定期通報違規競賽以及各類套路陷阱,保護學生和家長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北京“雙減”工作專(zhuan) 班還提示家長和學生要警惕違規競賽套路。北京“雙減”工作專(zhuan) 班監測發現,一些違規競賽存在3個(ge) 常用套路:套路一:對外不敢叫競賽,名目馬甲常更新。競賽多以“俱樂(le) 部活動”“線上線下研學活動”“科普活動”甚至字母代號暗語等馬甲進行包裝,通過機構網站、自媒體(ti) 、家長微信群等渠道傳(chuan) 播,宣稱自身為(wei) 某杯賽的延伸、獲獎學生能直升名校,並以話術誘導裹挾家長報名。套路二:通過第三方報名,暗示交錢保獲獎。競賽沒有正常報名渠道,通過第三方機構代報名,家長從(cong) 公開途徑難以查證所謂主辦方信息,第三方機構在代報名的同時也組織各類輔導、衝(chong) 刺刷題班。更有第三方機構暗示可以保獲獎,誘導家長花錢買(mai) 獎,而這些獲獎證書(shu) 為(wei) 主辦方自製,證書(shu) 本身無含金量。套路三:設多輪比賽,報名費逐級上漲。競賽不斷設置初賽、複賽、大師賽等晉級模式,讓人眼花繚亂(luan) 。報名收費水漲船高,以高收費來示競賽級別。有的還通過“端午活動”“暑期研學”“冬令營”等方式,高頻次開展線上線下活動,誘導學生反複參加。

  北京“雙減”工作專(zhuan) 班特別提示家長和學生參加違規競賽有風險。參加違規競賽存在三種風險:一是加重學生精力負擔。違規競賽的題目嚴(yan) 重超前超綱,目的是誘導學生不斷報班刷題,浪費學生大量時間精力。二是加重家庭經濟負擔。違規學科競賽組織管理混亂(luan) ,核查時發現,線上代考、線下作弊、漏題透題、買(mai) 賣證書(shu) 情況屢有發生。通過虛假宣傳(chuan) 誘導家長報名,參加多輪賽事,增加家庭經濟負擔。三是難以保障學生安全。競賽主辦方往往是虛構的“組委會(hui) ”,不具備法律責任承擔條件。競賽秘密進行,有時為(wei) 了躲避監管,考場常臨(lin) 時“搬家”,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後果不堪設想。

  北京“雙減”工作專(zhuan) 班重申提醒,要全麵把握合規競賽的基本特征,不輕信“組委會(hui) ”虛假承諾,辨明競賽真偽(wei) 。如發現違規競賽,及時舉(ju) 報,教育部門將會(hui) 同執法部門根據舉(ju) 報線索核查,共同營造利於(yu)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環境。

  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