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傳統美學的國產動畫回來了

發布時間:2023-01-09 15:38:00來源: 齊魯晚報

  《中國奇譚》獲口碑高分

  傳(chuan) 統美學的國產(chan) 動畫回來了

  近日上線的中式奇幻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以獨辟蹊徑的創作手法致敬40年前的經典動畫電影《天書(shu) 奇譚》。在已經釋出的劇集中,濃鬱的中國風故事充滿奇思妙想,天馬行空的畫風充滿著古典含蓄之美。《中國奇譚》播出後引起了動畫愛好者對故事細節的剖析討論,熟悉的畫風帶領觀眾(zhong) 重回童年時光,也感慨上美影一出手就是“王炸”。

  記者 宋說

  傳(chuan) 統神話的創新表達

  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一共8集的體(ti) 量,會(hui) 集了11位導演,目前該作品已上線兩(liang) 集,豆瓣開分9.6分。播出後網友表示被這部國漫驚豔到,“傳(chuan) 統美學的國產(chan) 動畫又回來了”。

  《中國奇譚》打造了8個(ge) 根植於(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獨立故事,分別為(wei) 《小妖怪的夏天》《鵝鵝鵝》《林林》《鄉(xiang) 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er) 和神仙》《小滿》《玉兔》《小賣部》《飛鳥與(yu) 魚》。於(yu) 水執導的中國繪畫風格動畫《小妖怪的夏天》和胡睿執導的素描寫(xie) 實風格動畫《鵝鵝鵝》首先播出,這兩(liang) 部作品另辟蹊徑,從(cong) 內(nei) 容到繪畫風格對傳(chuan) 統神話進行了創新表達。

  《小妖怪的夏天》故事源自《西遊記》,不過主角不是熟悉的師徒四人,而是從(cong) 一個(ge) 平凡的小野豬妖怪開始講起。《小妖怪的夏天》在故事中融入了“打工人”和“普通人”的設定,穿插了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打工人”橋段,比如因為(wei) 工作壓力太大,小豬妖的媽媽感慨小豬妖的“頭發怎麽(me) 禿成這樣”。影片以家喻戶曉的故事作為(wei) 敘事背景,將視線聚焦在《西遊記》的最小視角——小妖怪的身上,片中還出現了“你在教我做事”“去做,按照我的方法做”等貼合當下語境的台詞,讓人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樂(le) 趣當中。

  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在20多分鍾的起承轉合裏,把傳(chuan) 統文化中融入現實立意,令觀眾(zhong) 的心情跟隨角色的境遇起起落落。小豬妖和它的烏(wu) 鴉隊友被熊教頭指揮的畫麵令很多觀眾(zhong) 共情,角色故事暗含了一些現代職場的現象。在山洞中,小豬妖說想要去外麵的世界闖一闖,而媽媽擔心他太辛苦,關(guan) 心他葫蘆裏有沒有裝滿水的溫情對話,也充滿著家庭的治愈與(yu) 溫暖。

  第二集《鵝鵝鵝》改編自誌怪小說《續齊諧記》中的《鵝籠書(shu) 生》,講述了貨郎在陰森詭異的鵝山偶遇瘸腿的狐狸公子的奇幻之旅。這段篇幅迷你的小故事道盡了“欲望”與(yu) “人性”,通過四次“心上人”套娃式的欺騙,表達了人性複雜且狡猾的寓意。在創作風格上,《鵝鵝鵝》全程無一句對白,隻是采用文字字幕的形式來進行轉場和情節推進,導演胡睿的個(ge) 人風格十分明顯,加上畫風和配樂(le) 略有恐怖元素的氣氛渲染,整個(ge) 短片看點相當豐(feng) 滿。

  致敬經典動畫《天書(shu) 奇譚》

  《中國奇譚》每集時長20分鍾左右,包含了角色人物的介紹、完整的故事懸念和矛盾衝(chong) 突、令人意外的轉折與(yu) 收尾,以及悄無聲息融入的哲理探討,最後實現了故事和觀眾(zhong) 的共鳴。比如《小妖怪的夏天》有著小人物善良堅強的赤子之心,也令成年人與(yu) 小豬妖的際遇產(chan) 生共情。《鵝鵝鵝》有誌怪之美,還擁有對人心多變的複雜描寫(xie) ,不禁讓人想到此前的經典動畫電影《天書(shu) 奇譚》中蛋生與(yu) 狐狸精智鬥的過程。

  有觀眾(zhong) 在評論區寫(xie) 道,“看《中國奇譚》感覺童年回來了”。曾經創造國產(chan) 動畫巔峰的上美影曆經巔峰與(yu) 沉寂,此次帶來了《中國奇譚》這樣的國漫佳作。這部作品不僅(jin) 充滿了對前輩動畫工作者創作精髓的繼承,在創作手法上,《中國奇譚》還融合了剪紙、素描、水墨等多種美術風格。在美術元素上,前兩(liang) 集短片致敬了上美影經典《大鬧天宮》《天書(shu) 奇譚》。《鵝鵝鵝》的導演胡睿曾在采訪中表示,經典動畫電影《天書(shu) 奇譚》中的很多情境和場麵都住在他的心裏,他也將這份情感延續在自己的創作中,《鵝鵝鵝》故事裏狐狸腿受傷(shang) 的靈感來源於(yu) 《天書(shu) 奇譚》,還特意設計了讓狐狸書(shu) 生吃掉兩(liang) 隻鵝,就是為(wei) 了致敬上美影此前的經典動畫《天書(shu) 奇譚》中的角色阿拐。

  水墨畫風,京劇臉譜元素,傳(chuan) 統配色,中式留白的畫麵布局……通過《中國奇譚》的鏡頭可以發現太多的中國美學,製作方法上有傳(chuan) 統二維、剪紙、偶定格動畫,還有CG渲染技術,更迭的技術貫穿著傳(chuan) 承與(yu) 創新,使中國美學在國漫的想象力中賡續綿延。

  齊魯晚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