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璧山區來鳳街道——院壩會細說民生事
重慶市璧山區來鳳街道——
院壩會(hui) 細說民生事(新春走基層)
白果樹下,一張方桌、幾十條長凳,重慶市璧山區來鳳街道登鳳村村民圍坐一起。
“快過年了,大夥(huo) 兒(er) 有啥問題,都反映反映。”來鳳街道包村幹部邱健為(wei) 院壩會(hui) 開了場。
“咱們(men) 村的灌溉水管能不能再往前修100米?”村民鄭開惠搶先發言。
“你說的這個(ge) 事,我們(men) 去現場看過,正打算和區水利局協調辦理,開了春就能搞好。”邱健在本子上記下幾筆。
這次院壩會(hui) ,參會(hui) 的有村民,還有區、街道、村三級黨(dang) 員幹部。通過“三級院壩會(hui) ”機製,璧山區各級幹部下沉到基層,聚焦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
“書(shu) 記,上次說的苗木產(chan) 業(ye) ,咱們(men) 村能不能搞?”村民萬(wan) 東(dong) 菊問。
“這個(ge) 還不能打包票,要看咱們(men) 村的用地指標。”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龍林回答,“咱們(men) 村地理位置好,交通有優(you) 勢,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能當場解決(jue) 的,我們(men) 都當場解決(jue) ,不能當場解決(jue) 的,要與(yu) 群眾(zhong) 一起商量解決(jue) 思路。”來鳳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彭昱告訴記者。
“老孫,上次你說的修路的事情,會(hui) 後我詳細給你解釋,這是新出台的政策,正好咱們(men) 一起學學。”邱健揚了揚手中的文件,對村民孫連華說。
“以往開會(hui) ,幹部講得多,群眾(zhong) 講得少,‘三級院壩會(hui) ’是以‘院壩點單、部門領辦’方式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難題,應讓群眾(zhong) 唱主角。”璧山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肖倫(lun) 友介紹,相關(guan) 部門建立機製,梳理群眾(zhong) 反映的問題台賬,明確責任主體(ti) 、辦結時限,需要區級統籌協調的問題,納入區委“三級院壩會(hui) ”問題辦理係統,相關(guan) 部門合力推進。對已辦結事項及時反饋,並邀請群眾(zhong) “閱卷”打分。
提起院壩會(hui) 的作用,來鳳街道鹿河村村民劉家德感觸尤深。以前,村裏的入戶路沒硬化,運輸蔬菜水果不方便。趁著開“三級院壩會(hui) ”,區裏交通部門來了人,劉家德提出了訴求。“一開始,也不知道能不能成。”讓劉家德沒想到的是,“4個(ge) 月後,一條1200米的硬化路通到了家門口。現在,路通了,錢包也鼓了!”
不知不覺兩(liang) 個(ge) 小時過去了。散會(hui) 後,登鳳村蔬菜種植大戶萬(wan) 光亮一路小跑回了家。上次在院壩會(hui) 上反映了蔬菜滯銷問題,來鳳街道當即幫忙聯係了銷售渠道,現在萬(wan) 光亮送貨忙不過來。“馬上將這水靈靈的菜送到城裏。春節前,有得忙喲!”說罷,萬(wan) 光亮跳上車,後備箱塞滿蔬菜,駛向遠方。
幹群麵對麵,架起連心橋。2022年4月以來,璧山已經召開2795場院壩會(hui) ,收集問題建議3500餘(yu) 個(ge) ;解決(jue) 群眾(zhong) 問題2631個(ge) ,就地解決(jue) 率達88%。(人民日報 記者 王斌來 常碧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