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福建泉州搶救“遷台記憶” 已征集檔案2000多件

發布時間:2023-01-09 16: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泉州1月9日電 (記者 孫虹)“遷台記憶”檔案文獻是承載兩(liang) 岸同胞共同記憶的主要載體(ti) ,是“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的有力證明。福建省泉州市台灣同胞聯誼會(hui) 會(hui) 長蘇悅9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泉州“遷台記憶”檔案征集工作初見成效。

  2021年5月,泉州在福建率先啟動“遷台記憶”檔案文獻搶救征集工作。截至目前,泉州已征集各類“遷台記憶”檔案文獻資料2000多件,其中包括信件、戶籍、憑證、圖書(shu) 資料、紙質照片、錄像、口述實錄采集等。

  蘇悅表示,“遷台記憶”檔案征集仍存在征集線索少等問題,應加大力度繼續推進“遷台記憶”檔案征集工作。

  作為(wei) 台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泉州與(yu) 台灣隔海相望,地緣相近、血緣相親(qin) ,台灣人口中祖籍泉州的約占44.8%。曆代遷往台灣落地生根的泉州籍先民,在兩(liang) 岸混居、求學、信仰、工作、通婚等活動中,留下大量真實反映兩(liang) 岸社會(hui) 變遷、承載民族記憶的最原始而珍貴的檔案文獻,統稱“遷台記憶”檔案文獻。

  蘇悅指出,而今,當地老一輩台胞台屬幾近古稀,民間對“遷台記憶”檔案文獻的保護意識薄弱,檔案文獻實體(ti) 散佚損壞嚴(yan) 重,口述檔案項目較少,泉州民間“遷台記憶”著實麵臨(lin) 著消逝風險。

  為(wei) 此,蘇悅在正於(yu) 此間召開的泉州市兩(liang) 會(hui) 上提出,建議泉州設立“遷台記憶”檔案工作專(zhuan) 項保障資金,用於(yu) 實地走訪、線索征集、整理修裱、建設“遷台記憶館”等工作;深入挖掘“遷台記憶”裏的兩(liang) 岸故事,擴大宣介輻射麵,引導更多人參與(yu) 保護、收集“遷台記憶”檔案文獻。

  蘇悅還建議,依托高校、科研機構、檔案機構的專(zhuan) 業(ye) 力量,通過座談、研討等形式,充分挖掘“遷台記憶”檔案文獻的曆史價(jia) 值和學術價(jia) 值,活化利用“遷台記憶”檔案文獻。(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