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最高法發布環境公益訴訟指導性案例 涉嚴懲走私“洋垃圾”

發布時間:2023-01-12 10:3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法院11日發布環境公益訴訟專(zhuan) 題指導性案例,其中一件案例關(guan) 於(yu) 司法保障全麵禁止“洋垃圾”入境。

  案情顯示,有不法分子在韓國組織了一票138.66噸的銅汙泥,並以銅礦砂品名製作虛假報關(guan) 單證。該票固體(ti) 廢物被海關(guan) 查獲後滯留港區,無法退運,危害中國生態環境安全。經評估,涉案銅汙泥中含有大量重金屬,處置費用為(wei) 1053700元(人民幣,下同)。

  此後,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涉案公司及人員分別作出刑事判決(jue) 。另據該院作出的民事判決(jue) ,被告米泰公司、被告黃德庭、被告薛強、被告華遠公司須“連帶賠償(chang) 非法進口固體(ti) 廢物(銅汙泥)的處置費1053700元”。華遠公司不服,提起上訴。2020年12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臨(lin) 萍表示,該案明確侵權人走私固體(ti) 廢物,造成生態環境損害或者具有汙染環境、破壞生態重大風險的,應當依法承擔生態環境侵權責任,賠償(chang) 行政執法機關(guan) 實施無害化處置支出的合理費用,有效解決(jue) “企業(ye) 汙染、群眾(zhong) 受害、政府買(mai) 單”的生態保護困局。

  發布案例的同時,楊臨(lin) 萍也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了生態環境公益保護的中國司法實踐。她說,2013年以來,全國法院審結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訴訟和司法確認案件1.6萬(wan) 餘(yu) 件。

  楊臨(lin) 萍還說,全國法院共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專(zhuan) 門機構或組織2426個(ge) ,中國成為(wei) 全球唯一建成覆蓋全國各層級法院環境資源審判體(ti) 係的國家。

  記者從(cong) 會(hui) 上獲悉,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各地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專(zhuan) 門審判機構、審判組織,實現流域重點區域全覆蓋。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庭庭長劉竹梅表示,黃河保護法將於(yu) 今年4月1日起施行,最高法即將召開專(zhuan) 門會(hui) 議就這部法律的貫徹實施作部署。(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