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天花板”在哪裏?這個5000億之城打了個樣
中新網2月2日電 (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一座縣級市的經濟體(ti) 量能躋身“大城市”行列,甚至超過一個(ge) 西部省份,是一種怎樣的體(ti) 驗?
近日,“最牛縣級市”昆山再傳(chuan) 捷報,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GDP突破5000億(yi) 元的縣級市。昆山牛在哪裏?縣域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又是否有其他縣級市能與(yu) 昆山一決(jue) 雌雄?
縣域經濟“天花板”有多高?
近來,全國各地陸續發布2022年經濟成績單。除了各省市之間你追我趕的激烈較量,一個(ge) 縣級市的表現也頗為(wei) 亮眼。
據昆山市統計局消息,2022年昆山全年完成地區生產(chan) 總值5006.7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8%。全國首個(ge) GDP突破5000億(yi) 元的縣級市誕生。
結合目前已公布的2022年31個(ge) 省區市GDP數據看,青海GDP為(wei) 3610.1億(yi) 元,西藏GDP為(wei) 2132.6億(yi) 元,昆山已超越兩(liang) 者且與(yu) GDP為(wei) 5069.6億(yi) 元的寧夏十分接近。
除了可與(yu) 省份比肩,根據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製的《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江蘇昆山已位列全國105個(ge) 大城市之中。
自2005年昆山首次成為(wei) 全國百強縣之首後,便穩坐這一位置18年,近幾年更是加速發展。數據顯示,昆山分別於(yu) 2014年、2019年跨越3000億(yi) 元、4000億(yi) 元新台階,從(cong) 3000億(yi) 元到4000億(yi) 元用時5年,而從(cong) 4000億(yi) 元到5000億(yi) 元僅(jin) 用了3年。
在昆山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新一年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目標定為(wei) 5%左右。1月29日的“新春第一會(hui) ”上,昆山提出要加快複工複產(chan) ,全力以赴幫助企業(ye) 保用工、爭(zheng) 訂單、拓市場、穩增長,切實以首季“開門紅”引領“全年勝”。
“小六子”何以逆襲霸榜十八年?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身為(wei) “百戲之祖”昆曲發源地的昆山,正如昆曲傳(chuan) 統劇目《牡丹亭》中所唱的一樣,是座秀麗(li) 嬌美的江南水鄉(xiang) 。
總麵積不足1000平方公裏,常住人口200餘(yu) 萬(wan) 人的昆山,曾經由於(yu) 工業(ye) 基礎薄弱,在江南這片富饒的土地中並不顯眼。更是因為(wei) 在當時蘇州下轄的6個(ge) 縣中排名墊底,被稱為(wei) “小六子”。
“小六子”逆襲的故事要從(cong) 改革開放講起。1984年起,昆山抓住機遇、奮起直追,靠著“艱苦創業(ye) 、勇於(yu) 創新、爭(zheng) 先創優(you) ”的昆山之路,實現農(nong) 轉工、內(nei) 轉外的轉型和崛起。
倚靠“最強地級市”蘇州,接壤全國經濟中心城市的上海,談起昆山的發展,首先繞不開的就是其“接滬連蘇”這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you) 勢,被認為(wei) 是昆山突破的基底。
“雙城通勤人”林濤(化名)在上海工作,住在昆山花橋,這裏是大量無法在上海落戶或買(mai) 房的人的最佳居住選擇。
“我每天乘坐11號線通勤3個(ge) 多小時,地鐵承載著大量和我一樣往返上海市中心與(yu) 花橋的上班族。也有同住昆山的同事開車往返,每天來回高速120多公裏。”在林濤看來,昆山撐起了眾(zhong) 多年輕人夢想與(yu) 現實的平衡點。
據蘇州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消息,蘇州軌交11號線預計6月開通運營,屆時將在花橋站和上海地鐵11號線無縫“牽手”。這也將進一步推動昆山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與(yu) 此同時,昆山還是大陸台商投資最活躍、台資企業(ye) 最密集、兩(liang) 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據統計,昆山實際經營的台資企業(ye) 有3300多家,昆山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30%、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40%、利用外資的50%、進出口總額的60%來自於(yu) 台資企業(ye) 貢獻。
正如昆曲在與(yu) 其他戲曲形式的融合中萌發新芽,昆山經濟的發展之路同樣離不開包容的氣質。除了昆台融合,昆山也在加速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的深度耦合發展。
“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是昆山吸引外資最大的底氣,之所以昆山能夠保持全球筆記本電腦‘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場份額,就在於(yu) 一直堅持‘缺什麽(me) 招什麽(me) ’,打造一條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昆山市委書(shu) 記周偉(wei) 曾表示,昆山正在積極地構建新的智能終端產(chan) 業(ye) 鏈條,聚焦頭部企業(ye) ,給資源,保要素,為(wei) 企業(ye) 落戶昆山創造一切有利條件。
不可忽視的縣域力量
說到縣域經濟的領頭羊,另一個(ge) 不得不提的就是同屬江蘇省,與(yu) 昆山“雙雄爭(zheng) 霸”的江陰。
無錫代管的江陰截至目前尚未公布2022年GDP。以2021年的數據看,江陰該年GDP達到4580.33億(yi) 元,以167億(yi) 元的差距緊隨2021年GDP為(wei) 4748.06億(yi) 元的昆山之後,位居次席。
江陰北枕長江,南近太湖,地處蘇錫常“金三角”的幾何中心,曆來為(wei) 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海聯運、江河換裝的天然良港,工業(ye) 實力首屈一指。
在2021年GDP十強縣中位列第三的,同樣是來自江蘇省的張家港。此外,江蘇蘇州常熟市、江蘇無錫宜興(xing) 市也躋身前十。
這幾個(ge) 已然有著地級市體(ti) 量的強縣也極大拉動了江蘇經濟發展。2022年,江蘇省GDP首次邁入12萬(wan) 億(yi) 元新台階,五年間跨越四個(ge) 萬(wan) 億(yi) 元台階,緊追廣東(dong) 。
縣域經濟對地區發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從(cong) 強縣雲(yun) 集的江蘇、浙江、山東(dong) 、福建等沿海省份持續發力,到湖北、河南、四川等內(nei) 陸省份奮起直追,城鎮化發展的道路上,更多“超級強縣”不斷出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