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非“萬村通”項目造福千萬非洲民眾
中非合作項目“萬(wan) 村通”,旨在讓非洲國家1萬(wan) 個(ge) 村莊收看到衛星數字電視。經過多年不懈努力,這個(ge) 規模宏大的項目正在接近實現既定目標,為(wei) 千萬(wan) 非洲民眾(zhong) 打開了解外界信息的窗口。
截至2022年12月,“萬(wan) 村通”項目已順利完成非洲21個(ge) 國家的建設工作,覆蓋非洲9512個(ge) 村落,直接受益家庭超過19萬(wan) 戶,實現覆蓋的民眾(zhong) 近千萬(wan) 。項目實施以來,譜寫(xie) 了一幕幕中非人文交流的佳話,無數動人的暖心故事層出不窮。
“我們(men) 可以免費收看到世界杯球賽!”
2015年12月,為(wei) 推進中非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建設,中國政府提出願同非方重點實施“十大合作計劃”,其中人文合作計劃中提出“為(wei) 非洲1萬(wan) 個(ge) 村落實施收看衛星電視項目”。
去年1月9日至2月6日,非洲杯足球賽在喀麥隆舉(ju) 行。在喀麥隆的第汝那村,看比賽成為(wei) 酷愛足球的恩東(dong) 戈每日勞作後最期待的時刻。
“以前想看比賽很不容易。”恩東(dong) 戈說,因為(wei) 家裏沒有電視,以往每逢有重大比賽,他都要前往一公裏外的鎮上酒吧觀看。隨著“萬(wan) 村通”項目在非洲的實施,情況有了改變,恩東(dong) 戈居住的第汝那村也擁有了電視機和配套設施。
在喀麥隆隊4-1戰勝對手晉級第二輪時,恩東(dong) 戈和幾名村民興(xing) 奮地跳起來,互相擁抱。“喀麥隆隊今晚的表現太好了,我太高興(xing) 了,更高興(xing) 的是,投影電視信號好,畫麵質量高,觀看體(ti) 驗沒打折扣。”恩東(dong) 戈說。
卡塔爾世界杯期間,不少肯尼亞(ya) 球迷也通過中國企業(ye) 的直播衛星網絡觀看了球賽,偏遠地區村民通過“萬(wan) 村通”項目接入的衛星數字電視信號第一次觀看到清晰賽事。
世界杯淘汰賽階段,在內(nei) 羅畢家中觀看比賽的肯尼亞(ya) 青年提馬塞與(yu) 球友們(men) 一起見證了非洲足球曆史性的突破:摩洛哥隊擊敗葡萄牙隊,成為(wei) 曆史上第一支晉級世界杯四強的非洲球隊。“我真的太激動了,我相信整個(ge) 非洲都在為(wei) 他們(men) 歡呼!”他指了指電視下方的機頂盒:“多虧(kui) 了(中國企業(ye) )四達時代,我們(men) 可以免費收看到世界杯球賽!”
“當我們(men) 有了‘眼睛’之後,人民也就有了了解世界和改變家園的工具”
“萬(wan) 村通”項目帶來的不僅(jin) 是娛樂(le) 和放鬆,更是非洲偏遠地區人民開眼看世界的重要窗口。
布隆迪“萬(wan) 村通”項目實施方四達時代布隆迪傳(chuan) 媒公司的業(ye) 務員讓·馬裏參與(yu) 了該國第二批村莊的項目安裝任務。他還記得,設備安裝啟用時,熒幕上亮起節目的一瞬間,最吸引人的是所有村民臉上洋溢的喜悅之情。直到安裝任務結束後,安裝團隊還能收到來自受援家庭打來的電話,說他們(men) 在電視上看到了布隆迪國家電視台,也關(guan) 注到一些健康、農(nong) 業(ye) 、畜牧業(ye) 及中國文化相關(guan) 的信息。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HATUNGIMANA先生,他是一個(ge) 行動派,通過“萬(wan) 村通”衛星電視觀看了一檔現代養(yang) 豬業(ye) 的節目後,就立即學習(xi) 建造了同款小屋,養(yang) 了數頭小豬崽。
“通過衛星電視,每個(ge) 人都可以了解到世界每天正在發生的事情。看到很多人的生活因此改變,我真心地祝願布中合作越來越好。”讓·馬裏說道。
另一位四達時代的非洲本地員工埃米爾也說到,“信息閉塞一直是限製布隆迪人民開眼看世界的重要阻礙。當我們(men) 有了‘眼睛’之後,人民也就有了了解世界和改變家園的工具,可以了解到更加先進的發展技術和發展模式。”
“我要變成一隻白色的鴿子,出去翱翔”
可能很難想象,“萬(wan) 村通”項目讓很多非洲孩童第一次“觸電、觸網”。通過一台台小小的電視屏幕,透著懵懂眼神的弱小身軀逐漸成長為(wei) 建設國家的未來力量。
在莫桑比克的馬拉誇內(nei) 村的第一小學,學校裏的師生們(men) 為(wei) 了表達感激之情寫(xie) 下了如下的歌詞,“謝謝親(qin) 愛的中國,你們(men) 給我們(men) 帶來了數字電視,讓我們(men) 了解外麵的世界,我感覺我要變成一隻白色的鴿子,出去翱翔”。
讚比亞(ya) 烏(wu) 姆畢村學校在安裝萬(wan) 村通設備後,許多輟學已久的孩子回到學校,校長瓦姆安迪拉非常感謝中國,感謝“萬(wan) 村通”。
在非洲維多利亞(ya) 湖沿岸的烏(wu) 幹達瓦噶蓋鄉(xiang) 村診所附近坐落著一座名為(wei) 聖盧克-恩昆巴的小學,教室屋頂上安裝著引人注目的橙色圓形電視衛星天線。副校長麗(li) 貝卡·納穆西西強調,考慮到當地缺電現狀,“萬(wan) 村通”項目還特意為(wei) 學校安裝了太陽能投影儀(yi) 及配套設施,師生們(men) 現在可以收看教育類電視節目和資訊,這讓教學變得更加輕鬆。
“它簡化了老師的工作,學生也能更清楚地了解老師的授課內(nei) 容。”納穆西西說,有了投影儀(yi) 作為(wei) 展示教具後,老師不用再在黑板上花較長時間進行圖像繪製。
“我們(men) 獲益很多,不僅(jin) 賺了錢,改善了生活,還學到了新本領”
“萬(wan) 村通”不僅(jin) 讓村民“通”世界,項目的實施還為(wei) 當地培養(yang) 廣播電視節目人才,使他們(men) 掌握衛星電視的業(ye) 務知識、安裝和售後服務技能,不僅(jin) 為(wei) 項目後續運營提供人力保障,也為(wei) 非洲地區提供了就業(ye) 機會(hui) ,促進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布隆迪的布班紮省,是“萬(wan) 村通”項目第二批村落的重點建設地區。在這裏,許多本地村民因為(wei) “萬(wan) 村通”項目找到了合適而穩定的工作。埃德蒙便是其中之一。埃德蒙出身農(nong) 村,家庭經濟拮據,雖具備一定的電視機安裝維修知識,卻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四達時代本地員工埃米爾某次下鄉(xiang) 時,偶然發現這個(ge) 小夥(huo) 子既有工作能力,還十分敬業(ye) 。於(yu) 是,將其聘為(wei) 公司的本地技術人員。
這份穩定的工作意味著埃德蒙再也不用四處奔波找活兒(er) 幹了。有一次,埃米爾打趣道:“如果現在讓你去其他公司工作,你願意嗎?”“開什麽(me) 玩笑!”埃德蒙說到,“四達時代給了我穩定的工作,讓我有能力來養(yang) 活家庭,說什麽(me) 也不會(hui) 去別的地方。”
三十幾歲的洛朗·巴拉入職四達時代也有5年光景,經過專(zhuan) 業(ye) 培訓的他經常穿梭於(yu) 當地村莊,為(wei) 項目運營提供技術支持,如今已成長為(wei) 一名區域經理。“我們(men) 喀麥隆年輕人獲益很多,不僅(jin) 賺了錢,改善了生活,還學到了新本領。”
策劃:楊定都
統籌:金正 畢秋蘭(lan) 劉小軍(jun)
編輯:朱夢娜 劉鍾靈
文字來源:新華社、環球網
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chuan) 播融合平台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