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外醫生海外度元宵:患者的微笑比湯圓更甜
(新春見聞)中國援外醫生海外度元宵:患者的微笑比湯圓更甜
中新社重慶2月5日電 題:中國援外醫生海外度元宵:患者的微笑比湯圓更甜
作者 梁欽卿 楊暢
工作一上午後,第12批援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下稱“巴新”)中國醫療隊隊員劉洪波回到駐地,吃上了熱騰騰的湯圓。這是他一生中首次在海外過元宵節。
援巴新中國醫療隊是派往南太平洋地區的首支中國醫療隊,迄今已有20年的曆史。2022年7月,第12批隊員自重慶啟程,前往巴新首都的莫港總醫院執行為(wei) 期一年的國家衛生援外任務。
2月5日一早,醫院的中醫理療室門外已排起長隊,等待著中醫師劉洪波的診治。當地醫護人員對這一場景已習(xi) 以為(wei) 常。
針灸、推拿、拔罐……在一個(ge) 沒有空調的診室裏,劉洪波頂著30℃以上的高溫,為(wei) 患者一一進行診治。治療同時,他積極向當地醫生手把手傳(chuan) 授中醫技術,悉心指導直到對方掌握。
沒有張燈結彩的新春氛圍,也沒有萬(wan) 家燈火的團圓,但劉洪波認為(wei) ,這是他三十多年人生中最有意義(yi) 的元宵節。離家萬(wan) 裏的他有著別樣體(ti) 會(hui) :“手中的小小銀針傳(chuan) 遞著中國和巴新的友誼,患者臉上的微笑就是最好的元宵節禮物,比湯圓更甜。”
“這是我們(men) 到巴新的第一個(ge) 元宵節,也是我人生中最忙碌的元宵節,雖沒能和家人團圓,但意義(yi) 非凡。”鄭開元是援外醫療隊裏的腎內(nei) 科醫生,晨間查房及教學工作之後,他又忙著與(yu) 當地醫生討論接下來一位需進行自體(ti) 動靜脈內(nei) 瘺成形術的患者病情及手術方案。
在巴新,糖尿病、腎病等引起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數量龐大,需要長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非常多。自體(ti) 動靜脈內(nei) 瘺成形術精細複雜、技術要求高,當地醫生技術尚不成熟,大部分患者采取臨(lin) 時血液透析通路,承受著巨大的身體(ti) 痛苦和經濟負擔。
了解到上述情況後,鄭開元隨即在當地開展自體(ti) 動靜脈內(nei) 瘺成形術,並在術中詳細介紹切口、血管選擇等細節,手把手指導完成血管吻合等關(guan) 鍵步驟,既提高了手術成功率,也降低了術後並發症的風險。
鄭開元說:“雖然這個(ge) 元宵節看不到鑼鼓喧天的熱鬧,但能與(yu) 隊友們(men) 一起參加援外醫療任務,更加獨一無二。”
整個(ge) 春節期間,援外醫療隊的婦產(chan) 科醫生牟海波還組織隊員們(men) 剪窗花、貼春聯、寫(xie) 福字、辦醫療隊“春晚”……讓隊員們(men) 在異國他鄉(xiang) 共同感受年味。
第12批援巴新中國醫療隊隊長陳剛介紹,自2002年以來,中國已派出12批共120名醫療隊員,累計診療達13萬(wan) 人次,開展手術近9000例,並通過觀摩示範、專(zhuan) 題講座、技術培訓等方式培訓醫護人員約5000人次,在當地樹立了“有病就找醫療隊”的口碑。
獨在異鄉(xiang) 為(wei) 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qin) 。每個(ge) 熱騰騰的湯圓,既是對祖國和親(qin) 人的思念,也是對美好未來的期待。飯後,中國援外醫生們(men) 又穿上工作服,走進了醫院。(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