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邁入十周年 “一帶一路”如何積蓄力量再出發?

發布時間:2023-02-09 16:0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邁入十周年 “一帶一路”如何積蓄力量再出發?

  中新社北京2月9日電 (劉文文)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取得了哪些進展與(yu) 經驗?站在十周年的節點上,麵對當前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環境,“一帶一路”如何積蓄力量再出發?

  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絲(si) 路學院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邁入十周年的進展與(yu) 評估”研討會(hui) 在北京舉(ju) 辦,多位專(zhuan) 家學者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十周年進行回顧與(yu) 展望。

  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來,取得了豐(feng) 碩的成果。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形成以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主的3000多個(ge) 合作項目,修築了一架架“連心橋”,一條條“致富路”,一個(ge) 個(ge) “發展港”,一座座“幸福城”,得到各方的高度認可。中國企業(ye) 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合作區已累計投資3979億(yi) 元人民幣,為(wei) 當地創造了42.1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近十年來,從(cong) 理念到共識,從(cong) 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全麵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一帶一路”成為(wei) 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二的國家已經就共建“一帶一路”與(yu) 中國達成共識。根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有望幫助760萬(wan) 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wan) 人擺脫中度貧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說,“一帶一路”代表了最廣大民眾(zhong) 的利益,代表了世界上最不發達、最需要發展、最貧困、最弱勢的中小國家的利益。“一帶一路”建設通過互聯互通為(wei) 這些國家找到了發展的途徑,讓這些國家看到了發展的願景。

  她直言,“這是在人類發展史上非常偉(wei) 大的事件、標誌性的工程”,盡管有些人抹黑、歪曲“一帶一路”倡議,但是加入該倡議的國家不斷增加,這也說明了“一帶一路”示範性工程的力量。

  在中國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主任翟東(dong) 升看來,共建“一帶一路”十年,實現了良好開局。首先,打造了非常可靠的“朋友圈”,強化了全球互聯互通的網絡,基建項目遍布全球。

  其次,重構了經貿人文交流合作的橋梁,助力解決(jue) 了人類麵臨(lin) 的一些共同的問題,比如綠色低碳發展、健康衛生合作、國際減貧等方麵。

  對中國來說,共建“一帶一路”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廣度、深度和水平,尤其是極大地刺激了雙向貿易投資,促進了中西部的對外開放,助力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不過,翟東(dong) 升也指出,目前,國際形勢複雜嚴(yan) 峻、變幻莫測,共建“一帶一路”的下一個(ge) 十年仍然會(hui) 是機遇與(yu) 風險交錯。作為(wei) 一項世界工程、世紀工程,十年共建“一帶一路”仍處於(yu) “少年時期”,所以自然也有“成長的煩惱”,但是這絲(si) 毫阻擋不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步伐。

  下一個(ge) 十年,“一帶一路”如何行穩致遠?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hui) 常務理事及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首席專(zhuan) 家何偉(wei) 文指出,在第二個(ge) 十年,“一帶一路”無論從(cong) 思路和發展格局都要有巨大的提升,也就是說要成為(wei) 全球化、多邊主義(yi) 更強有力的載體(ti) ,成為(wei) 現有多邊機製不可或缺的強有力組成部分。

  翟東(dong) 升指出,未來“一帶一路”倡議需在穩固基本盤的同時,拓展新的領域,中國需要持續地為(wei) 共建增添新活力、新動力,並要更加穩妥地統籌好建設和安全之間的關(guan) 係,營造一個(ge) 更加和諧的國際輿論氛圍。

  在陳文玲看來,“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ge) 長周期、跨國性、係統性的重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帶一路”必須立足於(yu) 共建,而不是單靠中國的一己之力。她強調,必須把共建“一帶一路”的相關(guan) 工作做好、做深、做細、做實,將“一帶一路”的“絲(si) 路精神”轉化為(wei) 世界的精神財富。(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