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別落入低價營銷陷阱

發布時間:2023-02-14 15:57:00來源: 經濟日報

  “每月9元、90G流量、1000分鍾通話、官方授權、充50元得170元……”某平台直播間裏,帶貨主播賣力地推銷著低月租電話卡,不少消費者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下了單。

  然而有一些消費者反映,收到卡後,9元月租變成了59元,優(you) 惠補貼後也要39元;充值活動變為(wei) 充50元得120元,並分月發放;通話分鍾數也隻能在親(qin) 情號成員之間使用……消費者實際獲得的和直播間的廣告嚴(yan) 重不符。

  近年來,直播帶貨受到消費者青睞,但“翻車”情況不時發生。還有消費者反映,遇到問題時運營商和直播間會(hui) 相互“踢皮球”,在直播間評論還可能被主播禁言、拉黑,消費者維權之路頗為(wei) 艱難。遭遇直播間虛假低價(jia) 營銷,該怎麽(me) 辦?

  虛假營銷、欺騙消費者不可取,商家或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應該對商品質量和廣告內(nei) 容負首要責任。商家對商品的宣傳(chuan) 必須真實、準確,代理的直播間和主播也應當對此進行內(nei) 容審查和相應管理,而不是出了事相互“甩鍋”。對明知故犯或默許虛假宣傳(chuan) 的商家,應當依據相關(guan) 政策給予處罰。

  直播平台也應加強監管。2022年3月份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網絡直播營利行為(wei) 促進行業(ye) 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網絡直播平台的監管職責。平台應該引導入駐商家堅持誠實經營原則,確保經營守法合規;同時應對電商商家的經營資質、直播內(nei) 容和產(chan) 品質量把關(guan) ,要求不合規的商家及時整改或給予處罰甚至清退。

  對消費者而言,在直播間買(mai) 到和宣傳(chuan) 不符的電話卡,可以向運營商申請銷號並返還充值費用。還可以投訴直播間或平台,或直接要求兩(liang) 者承擔連帶賠償(chang) 責任。消費者的合理訴求如果被拒絕,必要時可通過法律手段尋求幫助。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發現直播間中進行虛假宣傳(chuan) 或銷售的,可以去工商部門或消費者保護協會(hui) 投訴舉(ju) 報。

  實際上,不論是直播平台、直播從(cong) 業(ye) 者還是商家,都應該秉承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完善合規管理,堅持合法經營。隻有贏得消費者信任,才能走得更遠。

  樊楚楚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