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廣線湘粵交界山區的“活地圖”
中新網嶽陽2月15日電 題:京廣線湘粵交界山區的“活地圖”
作者 謝敏 蔣琪薇 方子波
立春後,湖南地區多地陰雨綿綿,雨霧環繞的山川間,列車在京廣線上逶迤穿行。鐵路兩(liang) 旁的山林間,廣鐵集團長沙工務段的工友們(men) 提高了巡檢頻率,檢查維護鐵路沿線道岔、排水,清理山土石、天溝,為(wei) 鐵路安全行駛除危掃障。
近期,管轄著京廣線湘粵交界處175公裏鐵路線路設備的長沙工務段臨(lin) 湘線路車間,正在加強防洪重點地段巡檢。趙李橋工區有一個(ge) 防洪重點地段,上山僅(jin) 有一條能單人通行的小路,作業(ye) 環境複雜。連日來,車間主任徐嶽斌和工長周嶽雲(yun) 帶頭,帶上幾位夥(huo) 計進行著該段的巡查檢修。
山路陡峭,雜木橫生,是他們(men) 巡檢中最常見的作業(ye) 環境。“這裏本來也沒有路,大多是我們(men) 一次次巡檢踩出來的,如果沒有老師傅帶就很容易迷路。”今年3月即將退休的徐嶽斌,對作業(ye) 點位置早已了如指掌,被工區同事稱為(wei) “活地圖”。
“翻山越嶺,是我們(men) 的工作日常!”經過20多分鍾的攀爬,作業(ye) 隊爬上了防洪點。一番現場勘查後,徐嶽斌立即安排作業(ye) 要點:“這個(ge) 防洪點有250多米長,不遠處有個(ge) 大水塘。看看防洪重點地段有無變化、土質是否鬆動、排水是否暢通。”
“好的,我們(men) 仔細清查。”接到作業(ye) 指令後,周嶽雲(yun) 帶上三名夥(huo) 計拿起鐵鍬、柴刀等工具,在防洪點周圍開始清理工作,以便後續檢查。
“雜草都要砍了,清理幹淨,砍的時候注意幅度。”徐嶽斌不時悉心叮囑工友注意作業(ye) 安全。
周嶽雲(yun) 與(yu) 徐嶽斌共事近20年,對徐嶽斌的佩服溢於(yu) 言表:“徐主任對管轄範圍大大小小的作業(ye) 點,道岔線路情況都了如指掌,哪條線路容易下沉、防洪點怎麽(me) 走,他心中有個(ge) ‘活地圖’。這些作業(ye) 點他每年都去,哪裏預警,隻要一報裏程,他就知道具體(ti) 位置。”
徐嶽斌有個(ge) 記事本,記錄著作業(ye) 點的線路、特點和曆次檢查時間,工區內(nei) 每一個(ge) 防洪點、防斷點、岔路線的情況都被精確地畫在記事本上,密密麻麻猶如“地圖”。
“這些‘地圖’能提示我附近還有哪些作業(ye) 點,規劃好每一次作業(ye) 線路,幫我們(men) 節省很多時間,減少路途時間。”徐嶽斌每次出門都會(hui) 盤算著這些作業(ye) 點,爭(zheng) 取一趟把防洪點附近的幾個(ge) 作業(ye) 點都檢查一遍。
約一個(ge) 半小時的雜草清理工作後,防洪點的溝渠煥然一新。徐嶽斌跳進約40厘米深的排洪渠,用木棍逐個(ge) 敲擊,發出“喯喯喯”的悶聲,確認無誤後,抓著石頭才爬了上來。“還是年紀來了,一步跨不上來嘍!”他感歎道。
結束一天作業(ye) 走下山後,徐嶽斌看了看手機,一天下來又走了近兩(liang) 萬(wan) 步。
隨著春雨季節到來,鐵路沿線防洪、防斷作業(ye) 點檢查頻率增加,臨(lin) 湘線路車間還將繼續對沿線的作業(ye) 點檢查。23年下來,徐嶽斌負責的線路每月檢查優(you) 良率達100%,從(cong) 未出過風險隱患。“我要抓住機會(hui) ,再出一把力!”他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