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藏族“Z世代”的藏曆新年關鍵詞:包容、傳承與堅守

發布時間:2023-02-22 10:2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格裏拉2月20日電 題:藏族“Z世代”的藏曆新年關(guan) 鍵詞:包容、傳(chuan) 承與(yu) 堅守

  中新社記者 韓帥南

  “紮西德勒”“新年好”“Wish you prosperity”……20日是藏曆新年的古突夜(類似農(nong) 曆春節除夕夜),來自海內(nei) 外的遊客歡聚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市,用不同的語言相互祝福,共同迎接藏曆水兔新年。當日,三位“Z世代”藏族青年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度過,詮釋他們(men) 眼中的藏曆新年。

  節日中延續的開放包容

  身著藏服旅拍的遊客、載歌載舞的各族民眾(zhong) 、熱鬧非凡的鍋莊舞展演……巴桑七林用鏡頭記錄著各族民眾(zhong) 共度藏曆新年的景象。

  24歲的巴桑是香格裏拉一位媒體(ti) 記者,“小時候藏曆新年多是各家自己過,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迪慶各地慶祝活動的規模變大,形式也越來越多樣”。

  巴桑認為(wei) ,受茶馬古道影響,迪慶自古展現出包容與(yu) 開放的底色。各民族因茶馬互市往來頻繁,形成互相尊重、欣賞、學習(xi) 的傳(chuan) 統,這在各個(ge) 節日中得到充分體(ti) 現——生活在迪慶的藏、漢、傈僳、納西等各族民眾(zhong) ,會(hui) 共同慶祝藏曆新年、農(nong) 曆春節、闊時節、火把節、賽馬節等節日,和諧相處,親(qin) 如一家。

  “有趣的是,現在藏族民眾(zhong) 過農(nong) 曆春節時會(hui) 著藏裝、喝青稞酒,在過藏曆新年時也會(hui) 貼春聯、吃餃子。”巴桑笑著說。

  今年,迪慶州將文旅與(yu) 藏曆新年慶祝活動相結合,吸引了中國各地乃至海外遊客前來體(ti) 驗。“希望越來越多人喜歡藏曆新年,喜歡開放包容的迪慶。”巴桑說。

  民族文化中的傳(chuan) 承傳(chuan) 播

  藏曆新年前後,位於(yu) 獨克宗古城內(nei) 的香格裏拉唐卡藝術中心吸引眾(zhong) 多遊客。出生於(yu) 1998年的魯茸隊主忙碌起來——指導遊客繪製唐卡,講解唐卡作品,回答遊客關(guan) 於(yu) 藏文化的提問。

  “今早我接待了一位法國遊客。”魯茸說,雖然不會(hui) 外語,但他通過手機翻譯軟件向外籍遊客介紹了藏曆新年和唐卡的相關(guan) 文化。

  魯茸坦言,雖然在香格裏拉出生長大,但幼時對身邊的藏文化並不“感冒”。直到遠離家鄉(xiang) 求學,自己口中哼唱的藏族歌曲,閱讀的藏族文學作品,填補了思鄉(xiang) 之情,讓他體(ti) 悟藏族文化的魅力。

  大學畢業(ye) 後,魯茸決(jue) 定回到家鄉(xiang) 學習(xi) 唐卡繪製,在學習(xi) 之餘(yu) 閱讀大量藏文化書(shu) 籍。“學成之後,我想開一家唐卡工作室,為(wei) 傳(chuan) 承和傳(chuan) 播藏文化出一份力。”這是他的新年願望。

  古訓中的堅持堅守

  感受藏曆新年,品嚐地道藏餐,紮西培楚經營的原生態藏餐廳備受遊客青睞。

  1995年出生的紮西有多重身份——傳(chuan) 承民族文化的“UP”主,藏餐廳主理人,建築師。他告訴記者,“在迪慶一些鄉(xiang) 村中,仍完整保留著‘吃古突’、背‘吉祥水’、‘煨桑祈福’等藏曆新年習(xi) 俗。”但更讓他敬佩的是,不少老一輩藏族民眾(zhong) 一直堅守著守護自然的古訓,種地不用化肥農(nong) 藥,以尊重眾(zhong) 生的態度種植和采集。

  這樣的堅守讓紮西感動,並希望能將這份本真傳(chuan) 遞給食客。在設計這家藏餐廳時,他采用兼具現代與(yu) 藏族傳(chuan) 統的風格,菜品原料均為(wei) 產(chan) 自當地的有機食材。“希望客人能以餐廳為(wei) 窗口,了解迪慶獨特的文化。”紮西說。

  如今,迪慶日益通達的交通不僅(jin) 帶來了大量遊客,也讓當地年輕一代有了外出闖蕩、開闊眼界的機會(hui) 。“在外的年輕人讓不同的文化產(chan) 生奇妙的碰撞,在這一過程中也讓他們(men) 越發清晰地認知本民族文化。”曾在外求學的紮西對此深有感觸,“因此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去傳(chuan) 播民族文化,也希望他們(men) 能成為(wei) 世界了解迪慶、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