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戰線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何以發揮重要法寶作用?
中新網上海2月22日電(記者 範宇斌)22日,由上海市委統戰部指導,上海市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hui) 和上海市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聯合舉(ju) 辦的“大團結大聯合與(yu) 中國式現代化”學術研討會(hui) 在上海舉(ju) 辦。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圍繞“大團結大聯合和中國式現代化”展開研討,交流探討統一戰線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法寶作用。
從(cong) 改革開放看大團結大聯合與(yu) 中國式現代化,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院長、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會(hui) 原主委周漢民表示,改革開放不僅(jin) 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這一偉(wei) 大事業(ye) ,曆程何其艱辛又何其偉(wei) 大,背後離不開眾(zhong) 人拾柴火焰高,離不開大團結大聯合。無數仁人誌士與(yu) 改革開放一路同頻共振、建言獻策,發揮了獨到、獨有、獨特的作用。
周漢民認為(wei) ,作為(wei) 統一戰線成員,要凝聚共識,團結一致向前看;要埋頭苦幹,邁向更崇高目標;要對“國之大者”了然於(yu) 胸,把“責之重者”擔在身上,致廣大而盡精微,建真言而謀實策。
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史學會(hui) 原副會(hui) 長熊月之說,近代上海有著遠比其他城市更為(wei) 豐(feng) 沛的國際統戰資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共產(chan) 國際駐中國機構,包括一直與(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戰鬥在一起的宋慶齡,努力而巧妙地利用這些統戰資源,進行卓有成效的革命鬥爭(zheng) 。”
以護送陳雲(yun) 離開上海、共產(chan) 國際電台安裝在工部局督察長寓所、利用工部局消防車進行地下鬥爭(zheng) 、讓外國人幫助兌(dui) 換鈔票等史實為(wei) 例,熊月之分析道,“近代上海自19世紀40年代以後就是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其中一些外僑(qiao) 有可能成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國際範圍內(nei) 的統戰資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認識到這一特點,探索出一條開發、利用上海統戰國際性資源的有效途徑。”
清華大學世界文學與(yu) 文化研究院院長、教育部清華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康奈爾大學終身資深教授顏海平以“文化互鑒與(yu) 文化認同”的角度,從(cong) 中國式現代化核心價(jia) 值的個(ge) 體(ti) 化(價(jia) 值載體(ti) ),文化表述的政治性(根本內(nei) 涵)和跨文化發展的著力點(機製創新)這內(nei) 在關(guan) 聯的三個(ge) 方麵展開,對由文化互鑒而文化認同的思路及方法進行了探討。
顏海平認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是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仁人誌士追求民族獨立、祖國尊嚴(yan) 、世界和平、人類福祉的曆史過程。就中華民族各界成員而言,這一過程是篳路藍縷中的海納百川、肝膽相照、求索創新。如果說海納百川是抵達最為(wei) 深廣的聯合形態的路徑,那麽(me) 聯合中生成的文化認同是最有效能的人心凝聚的源泉。
中國式現代化的關(guan) 鍵因素與(yu) 世界意義(yi) 是什麽(me) ?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hui) 統戰基礎理論上海研究基地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任、複旦大學國際關(guan) 係與(yu) 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陳明明認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進程表明,現代化的推進必須有賴於(yu) 一些關(guan) 鍵因素作為(wei) 支撐,缺乏這種支撐,現代化就難以成功。這些關(guan) 鍵因素包括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構築的自主國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要素;具有強大回應性、問責性機製的有效政府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持續的社會(hui) 革命創造的平等社會(hui) 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力基礎;以治理中心主義(yi) 支持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同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和發展邏輯具有內(nei) 在的親(qin) 和性和關(guan) 聯性,在這個(ge) 意義(yi) 上說,中國的探索和經驗是特殊的,又是普遍的,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
南京大學社會(hui) 學院院長成伯清說,在黨(dang) 的統一領導下,各種類型和層級的社會(hui) 組織都可促進社會(hui) 整合。尤其是在縱向的行政體(ti) 係之外,社會(hui) 組織可以形成橫向的社會(hui) 紐帶,進而強化社會(hui) 團結。其中,“人心”中最為(wei) 關(guan) 鍵的在於(yu) 情感和意義(yi) ,而社會(hui) 組織在情感聯結與(yu) 意義(yi) 賦予上都可發揮重要作用。
“高質量發展是黨(dang) 在新時代提出的導向性發展主軸,是新時代新發展理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體(ti) 現,也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中之重。”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長三角企業(ye) 家聯盟聯席主席、上海市知聯會(hui) 副會(hui) 長、上海市總商會(hui) 副會(hui) 長、奧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湯亮結合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現狀指出,“隻有在大團結大聯合的旗幟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全民族的奮鬥力量,成功走上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會(hui) 上,上海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hui) 向首批特聘專(zhuan) 家熊月之、顏海平、成伯清、姚儉(jian) 建、齊衛平、商紅日、徐以驊、湯亮頒發證書(shu) ,助力進一步做好統戰理論研究。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通出席會(hui) 議並講話。(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