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券商公募基金“成色”:96%產品開年實現正收益

發布時間:2023-02-23 16:21:00來源: 證券日報

  記者 周尚伃

  當前,券商已經將布局公募基金業(ye) 務、提升主動管理能力,作為(wei) 資管業(ye) 務的重點發力方向,今年以來申請牌照、增持股權動作頻頻。同時,券商由“私募”向“公募”滲透的過程中,產(chan) 品業(ye) 績表現也備受關(guan) 注。今年以來,券商公募產(chan) 品的平均收益率為(wei) 2.88%,其中有96%的產(chan) 品實現了正收益。

  產(chan) 品表現分化較大

  作為(wei) 公募基金行業(ye) 的生力軍(jun) ,券商公募產(chan) 品也麵臨(lin) 著諸多的考驗,需要與(yu) 各大機構進行同台競爭(zheng) 。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記者發稿,券商公募產(chan) 品(A/B/C/D份額分開統計,下同,剔除今年以來新成立產(chan) 品,包含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chan) 品)的平均收益率為(wei) 2.88%,中位數為(wei) 1.46%(同期,萬(wan) 得公募基金總指數漲幅為(wei) 3.55%)。其中,96%的產(chan) 品實現正收益;23%的產(chan) 品收益率在5%以上,5%的產(chan) 品收益率在10%以上。

  聚集主要產(chan) 品類型來看,券商旗下310隻主動權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wei) 5.8%(同期,萬(wan) 得公募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漲幅為(wei) 5.2%),中位數為(wei) 5.68%;其中,渤海匯金新動能暫列第一,東(dong) 方紅遠見價(jia) 值A/C緊隨其後,收益率均超15%。489隻債(zhai) 券及偏債(zhai) 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wei) 1.08%,中位數為(wei) 0.83%,財通資管鑫逸A/C暫列前兩(liang) 位,國海證券安盈A/C緊隨其後,收益率均超5%。45隻指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wei) 6.33%,中位數為(wei) 6.94%,國泰君安中證1000指數增強A/C、浙商匯金中證轉型成長、財通資管中證有色金屬A/C的收益率均超10%。

  同時,作為(wei) 券商資管的一大特色產(chan) 品,47隻FOF產(chan) 品平均收益率為(wei) 2.44%(同期,公募基金FOF基金指數漲幅為(wei) 2.75%),中位數為(wei) 2.25%。券商公募FOF產(chan) 品收益表現較為(wei) 均衡,所有產(chan) 品均實現正收益,浙商匯金卓越優(you) 選3個(ge) 月收益率暫列第一,為(wei) 5.14%,該產(chan) 品也是目前券商旗下唯一一隻股票型公募FOF基金。一直以來,券商私募FOF表現不錯,年內(nei) 326隻產(chan) 品的平均收益率為(wei) 2.86%,中位數為(wei) 2.14%。

  此外,券商公募產(chan) 品表現分化較大,例如,今年以來,某隻產(chan) 品收益率為(wei) 負,近兩(liang) 年的收益率接近-50%。

  “公募產(chan) 品門檻較低受眾(zhong) 較廣,規模是盈利的主要驅動,相對穩定性更高;私募產(chan) 品投資更靈活投資範圍更廣,除了傳(chuan) 統資產(chan) 外還包括期貨、期權以及各種衍生品,如CTA、套利策略等,業(ye) 績表現是盈利的主要驅動。”廣發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陳福表示。

  對比券商私募資管產(chan) 品方麵,今年以來,券商集合理財產(chan) 品的平均收益率為(wei) 2.68%,股票型產(chan) 品平均收益率為(wei) 15.51%,混合型產(chan) 品平均收益率為(wei) 3.93%,債(zhai) 券型產(chan) 品平均收益率為(wei) 1.27%。

  隨著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接近尾聲,由“私募”轉型“公募”的產(chan) 品業(ye) 績情況又表現如何?今年以來,369隻有數據統計的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chan) 品的平均收益率為(wei) 2.36%,中位數為(wei) 1.12%。其中,有97%的產(chan) 品實現正收益。其中,招商資管核心優(you) 勢D/A/C、中金新銳A/C、中金優(you) 勢領航一年持有A/C、海通智選一年持有A/C的收益率均超10%,上述產(chan) 品均為(wei) 主動權益類產(chan) 品。

  提振券商資管收入

  今年以來,券商持續加速布局公募賽道。以國聯證券為(wei) 例,其2月7日宣布擬收購中融基金100%股權。不到10天,國聯證券就已分別與(yu) 上海融晟、中融信托簽署相關(guan) 協議,收購其所持有的中融基金24.5%、51%股權。這一進展之迅速,也顯示了國聯證券布局公募基金市場的決(jue) 心。除了收購股權,行業(ye) 內(nei) 多家頭部券商還正通過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基金牌照。

  同時,券商也在積極做大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目前券商公募基金總管理規模為(wei) 9833.4億(yi) 元,而2018年末時規模還不足2000億(yi) 元。其中,有數據統計的11家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或資管子公司的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合計為(wei) 6921.69億(yi) 元,占比為(wei) 70%,頭部效應凸顯。公募基金管理規模超1000億(yi) 元的為(wei) 東(dong) 證資管、中銀證券、財通資管,華泰證券資管的規模也超900億(yi) 元。此外,中證協最新數據顯示,從(cong) 2021年券商資管業(ye) 務淨收入構成來看,公募基金(含大集合)管理業(ye) 務淨收入占比達37%。

  海通證券非銀行金融行業(ye) 首席分析師孫婷表示,“獲得公募產(chan) 品發行資格可以提高獲客能力和收入來源,並與(yu) 券商投研和經紀業(ye) 務形成協同效應,有利於(yu) 券商資管打開普惠金融市場,為(wei) 不同風險偏好的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與(yu) 公募基金類似,券商在投研人員、投研能力方麵存在優(you) 勢,但相比之下,券商還有遍布全國的線下營業(ye) 部以及投顧人員,擁有更廣泛的客戶基礎以及更良好的客戶服務能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