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聯合發布十六條措施 推動知識產權合作發展
中新網深圳2月23日電 (朱族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23日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協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產(chan) 權創新高地的十六條措施》(簡稱《十六條措施》)。
據悉,《十六條措施》重點聚焦推動深港知識產(chan) 權規則銜接、機製對接;支持香港知識產(chan) 權在前海轉化運用;支持知識產(chan) 權跨境服務體(ti) 係建設;共建前海深港知識產(chan) 權創新高地等方麵,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聚焦規則銜接、機製對接方麵,《十六條措施》圍繞建立前海深港知識產(chan) 權合作推進機製,推動成立前海深港知識產(chan) 權合作推進小組,強化前海深港知識產(chan) 權保護跨境協作、深化前海知識產(chan) 權陪審員機製、吸納香港知識產(chan) 權領域仲裁員等,形成深港聯動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運用、服務體(ti) 係。
在聚焦創新主體(ti) 方麵,《十六條措施》激發企業(ye) 、機構、團隊、個(ge) 人等創新主體(ti) 的積極性,如鼓勵龍頭企業(ye) 與(yu) 香港高校及研發中心聯合設立技術轉移中心、支持科技成果產(chan) 業(ye) 化、開展知識產(chan) 權數字化服務、開展深港知識產(chan) 權跨境服務、優(you) 化知識產(chan) 權金融服務等。
在吸引香港知識產(chan) 權在前海轉化運用方麵,前海支持龍頭企業(ye) 與(yu) 香港高校及研發中心聯合設立技術轉移中心,給予運營費50%的資助,每年最高100萬(wan) 元;前海企業(ye) 與(yu) 香港高校、研發中心通過專(zhuan) 利轉讓、許可、作價(jia) 入股等方式合作,每年最高可獲50萬(wan) 元支持;獲得國家、省級知識產(chan) 權賽事三等獎及以上的香港團隊落地前海創業(ye) ,可獲10萬(wan) 元獎勵。
在推動知識產(chan) 權跨境服務體(ti) 係建設方麵,香港及國際知識產(chan) 權服務機構落戶前海,最高可獲200萬(wan) 元支持;知識產(chan) 權服務機構利用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為(wei) 香港企業(ye) 和香港居民提供知識產(chan) 權存證、監測、取證等服務,每年最高獎勵20萬(wan) 元;在前海知識產(chan) 權服務機構就業(ye) 滿2年的港澳居民和外國人,取得高級知識產(chan) 權師、專(zhuan) 利管理高級工程師資格的,每人獎勵10萬(wan) 元,取得專(zhuan) 利代理師資格的,每人獎勵5萬(wan) 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