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洗腦與爭議齊飛,你被《烏梅子醬》酸到沒?

發布時間:2023-03-02 14:55:00來源: 揚子晚報

  最近,打開各種社交平台,大家都在討論的話題是“烏(wu) 梅子醬,究竟是什麽(me) 醬”?那是李榮浩的新歌《烏(wu) 梅子醬》,“你淺淺的微笑就像烏(wu) 梅子醬……”火速走紅成為(wei) 2023年的爆款。各種玩梗的同時,傳(chuan) 統唱片生產(chan) 體(ti) 係下的頭部歌手的新歌躋身“短視頻神曲”,也引發各方討論。

  《烏(wu) 梅子醬》火了,抖音播放量破30億(yi) 次

  從(cong) 短視頻到音樂(le) 平台,《烏(wu) 梅子醬》堪稱開年第一爆曲。截至3月1日,《烏(wu) 梅子醬》連續兩(liang) 周霸QQ音樂(le) 榜單,網易雲(yun) 音樂(le) 播放1.2億(yi) 次,相關(guan) 話題視頻在抖音播放28.2億(yi) 次。作為(wei) 新晉的“帶貨神曲”,“烏(wu) 梅子醬”迄今實現3天搜索量增長200倍,淘寶熱搜指數一周上升843%。此前在抖音風靡的周傑倫(lun) 新作《Mojito》迄今在抖音話題播放量不到20億(yi) 次,而《烏(wu) 梅子醬》目前已經突破了30億(yi) 次。

  李榮浩9次入圍金曲獎,成為(wei) 首位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的內(nei) 地歌手。作為(wei) 華語樂(le) 壇“第一梯隊”的歌手,創作才華已經被認可,《李白》《模特》《年少有為(wei) 》《麻雀》都曾爆火。

  《烏(wu) 梅子醬》出自於(yu) 李榮浩最新專(zhuan) 輯《縱橫四海》,該曲最早曝光於(yu) 去年12月21日,時隔兩(liang) 個(ge) 多月才在短視頻爆紅。就歌曲本身而言,主歌寫(xie) 得很別致,副歌朗朗上口,仿佛小情侶(lv) 夏天喝著汽水吹著風的甜蜜,聽兩(liang) 三遍就已經會(hui) 唱了。

  經過人氣音樂(le) 博主們(men) 接力翻唱,短時間點燃了“全網翻唱”《烏(wu) 梅子醬》的二創熱潮。有人跳舞,有人改編rap版,還有人拿出各種樂(le) 器,就連外國人也被“淺淺的微笑”拿下。

  爆紅不是偶然,有跡可循

  類似《烏(wu) 梅子醬》這樣爆火的案例還有,“若把你比作歌,你便是那高山流水……”去年出自B站音綜《我的音樂(le) 你聽嗎》的那首《若把你》。新生代唱作才女Kirsty劉瑾睿創作並演唱的這首歌,隨著B站熱度的持續飆升,《若把你》開始陸續出現在短視頻平台,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徹底把這首歌引爆,如今也是許多短視頻喜歡用的背景音樂(le) 。

  更火的例子還有去年連小學生都在唱的《孤勇者》。“誰說站在光裏的才算英雄”響徹校園,連陳奕迅都納悶,聽說我出了首兒(er) 歌?優(you) 秀作品爆紅有多重因素,其走紅當然與(yu) 電競等流行文化的加持密不可分。

  《烏(wu) 梅子醬》和《若把你》的爆紅是有跡可循的。分析來看,它們(men) 既有大眾(zhong) 流行性,也有小眾(zhong) 的獨特氣質,在短視頻的推波助瀾下,就比較容易破圈,從(cong) 而席卷整個(ge) 網絡。

  複盤《烏(wu) 梅子醬》走紅路徑,其編曲、旋律營造出的甜甜戀愛感,頗具“洗腦神曲”的潛質,配上直球告白的歌詞,完美適配所有的情人節視頻BGM(背景音樂(le) )。因此,情人節的周末,這首作品迎來了真正意義(yi) 上的“火爆”。“你淺淺的微笑就像烏(wu) 梅子醬”成了最近最熱的表白話術。

  走紅同時迎來“雅俗之爭(zheng) ”

  對於(yu) 短視頻“推歌”,不少音樂(le) 人還持“抗拒”態度。《烏(wu) 梅子醬》的走紅也引發爭(zheng) 議。22日,“毒舌樂(le) 評人”丁太升炮轟《烏(wu) 梅子醬》俗不可耐直接衝(chong) 上微博熱一,似乎講中部分樂(le) 迷的心聲,也推動《烏(wu) 梅子醬》狂飆至18.5億(yi) 次播放量。盡管李榮浩沒有參與(yu) 討論,這首歌讓網友吵得不可開交,丁太升的“銳評”功不可沒。

  他在視頻中無奈表示,“一進入到副歌,一股濃鬱的中國鄉(xiang) 土風摻雜著當下短視頻的火爆元素撲麵而來,你躲都躲不開”,丁太升更是表示,這首作品“簡直俗不可耐”,“用俗不可耐這個(ge) 詞來形容這首歌,這個(ge) 俗不可耐這個(ge) 詞,都變得俗不可耐起來了。”此外,“頂流樂(le) 團”告五人剛發的新專(zhuan) 《帶你飛》同樣廣泛遭到抖化、俗化的指責,但其中不少歌曲依然風靡短視頻。

  根據Fastdata極數發布的《2022年中國數字音樂(le) 行業(ye) 洞察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數字音樂(le) 市場規模為(wei) 494.7億(yi) 元,同比下降3.4%,行業(ye) 發展進入平台期,麵臨(lin) 些許停滯的現狀。音樂(le) 產(chan) 業(ye) 期待迎來新的高質量增長,市場上或許不缺好音樂(le) ,更多音樂(le) 形式被討論被接納,才是大家該有的文娛生活。

  什麽(me) 是好音樂(le) ?全民審美正在日益深刻影響到娛樂(le) 產(chan) 業(ye) ,堅持和品位固然重要,但也離不開網友的興(xing) 趣投票。其實,頭部歌手占領抖音,沒有營養(yang) 的神曲不是也能少一些?有時候放下身段,讓華語樂(le) 壇的好作品不再輕易被埋沒,也不是一件壞事。

  音樂(le) 網紅化,是好還是壞?

  “聽一遍記住,聽三遍會(hui) 唱”,2023年,爆火的第一首新曲是《烏(wu) 梅子醬》。最近,這首由李榮浩擔當作詞人、作曲人、製作人的歌曲,正在瘋狂刷屏各個(ge) 短視頻網站。

  不過在走紅的同時,《烏(wu) 梅子醬》也陷入了抄襲、俗氣等負麵的質疑聲中。一邊是短視頻網友自娛自樂(le) 玩得“high”,另一邊則是豆瓣網友集體(ti) 給李榮浩新曲打出了“4.5”的低分。那麽(me) 問題來了,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是聽眾(zhong) 在“用腳投票”,怎麽(me) 差異就那麽(me) 大?

  有人“上頭”,有人則認為(wei) :《烏(wu) 梅子醬》自帶“小甜歌+網紅氣質”,句句悅耳,不難聽,可過於(yu) 口水化,像歌手刻意迎合短視頻市場的產(chan) 物……目前這種評價(jia) 是對是錯,還不好說,李榮浩本人也未出麵回應。

  但是不難看出,自從(cong) 網絡進入“兩(liang) 微一抖”的運營時代,流行音樂(le) 的傳(chuan) 播已經陷入了一種宿命般的“輪回”——先爆短視頻,再被大眾(zhong) 傳(chuan) 唱,最後晉升為(wei) “神曲”之列。時間一久,便形成了音樂(le) 網紅化的套路和模板。

  網紅音樂(le) 在市場上發揮出的影響力,和傳(chuan) 統音樂(le) 大有不同,隻要歌曲火了,它就能“彎道超車”,甚至可以將一名素人歌唱家推成明日之星。對於(yu) 歌手本人而言,流量和市場雙加持,當然是開心的;但是身為(wei) 聽眾(zhong) 的我們(men) ,還是希望承載音樂(le) 的池子裏,能夠“百花齊放”,而不是披著相似外裝,“打扮”成網紅模樣。 孫慶雲(yun)

  遙想那些年的“夫子廟廟歌”

  引領一個(ge) 時代的音樂(le) 潮流是音樂(le) 人的目標,但成為(wei) 神曲,似乎不是什麽(me) 好評價(jia) 。不願意為(wei) 大眾(zhong) 品位妥協也成為(wei) 音樂(le) 人的態度和標誌。《烏(wu) 梅子醬》看來已經不是李榮浩這個(ge) 年紀和閱曆會(hui) 再唱的歌曲了,此次所謂“下沉”創作,是不是投機主義(yi) 和自甘墮落?

  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度消費和傳(chuan) 播下,觀眾(zhong) 與(yu) 歌曲的審美距離被打破,讓一首小甜歌,成為(wei) 千夫所指的口水歌。《烏(wu) 梅子醬》被推至輿論旋渦,創作者應該向上突破,而不是向下兼容,這樣的觀點也被批評者所秉持。聽眾(zhong) 擔心原先喜愛的音樂(le) 人的創作,被市場裹挾,在市場的篩選機製下,被簡單直白的好歌標準所塑造,慢慢長成“俗不可耐”的抖化神曲。

  音樂(le) 鄙視鏈一直存在,伴隨彩鈴音樂(le) 時代的《老鼠愛大米》《兩(liang) 隻蝴蝶》已經隨風而逝。想當年南京夫子廟各家店都在喧囂的歌曲就是當年最紅的“夫子廟廟歌”,跟抖音神曲有異曲同工之“俗”。

  遙想當年,鄧麗(li) 君成為(wei) 時代之音,周傑倫(lun) 引領中國風,創造新的審美風潮。網絡傳(chuan) 播給了音樂(le) 人一鳴驚人的機會(hui) ,將音樂(le) 的情緒價(jia) 值和社交價(jia) 值不斷放大,誰會(hui) 成為(wei) “抖音時代的周傑倫(lun) ”呢?《烏(wu) 梅子醬》抓住了下沉市場的耳朵,卻沒有成為(wei) 全圈層意義(yi) 上的爆款音樂(le) 。《烏(wu) 梅子醬》到底俗不俗,音樂(le) 審美的雅俗不該有高下之別,但不同審美趣味在碰撞中嬗變時代風向,新時代粗糲又生猛的情緒被暗暗記錄。 張楠

  短視頻,在摧毀音樂(le) 嗎?

  《烏(wu) 梅子醬》能引發這麽(me) 多不關(guan) 乎歌曲本身的討論,恐怕李榮浩自己也未曾預料過吧。筆者在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旋律時,還不知道那段旋律就是在熱搜上吵翻天的《烏(wu) 梅子醬》。因為(wei) 在短視頻平台上,一時間湧出了特別多用這首歌作為(wei) 背景音樂(le) 的視頻,視頻主題內(nei) 容什麽(me) 都有,生活記錄、情感分享、美食製作、逗趣寵物……

  但沒過多久筆者就在音樂(le) 播放平台上發現,李榮浩的新歌《烏(wu) 梅子醬》衝(chong) 上了新歌榜單第一名,出於(yu) 好奇心,也非常期待的點擊了播放,萬(wan) 萬(wan) 沒想到出來的旋律就是那段在短視頻平台上因為(wei) 出現太頻繁而感到稍許厭煩的背景音樂(le) ,雖然是第一次完完整整地聽完了這首歌,但腦海中短視頻內(nei) 容的喧囂揮之不去。

  僅(jin) 就歌曲來論歌曲,《烏(wu) 梅子醬》不算一首糟糕的歌,歌詞朗朗上口,旋律也非常輕巧動聽,雖然與(yu) 李榮浩過往音樂(le) 風格差別挺大,但要說這首歌多麽(me) 的難聽,那也未免過於(yu) 嚴(yan) 厲。如今被冠以“爛俗”之名,想來也與(yu) 短視頻傳(chuan) 播有密切關(guan) 係。這首歌在短視頻傳(chuan) 播加持下,已經部分脫離了音樂(le) 的屬性,變為(wei) 了一種玩法。把音樂(le) 置於(yu) 短視頻之下,短視頻內(nei) 容會(hui) 影響到聽眾(zhong) 對音樂(le) 的想象和體(ti) 驗,從(cong) 而影響到對音樂(le) 的評價(jia) ,從(cong) 另一層麵來說,短視頻在助推新曲傳(chuan) 播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傷(shang) 害人們(men) 對歌曲最原初的想象和感知。

  音樂(le) 鄙視鏈始終存在,想當年多少樂(le) 迷也看不起那些在KTV火起來的單曲,覺得俗不可耐。不過如今,這一陣地已經從(cong) KTV轉移到了短視頻了。沈昭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