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去年監測到10種鳥類新記錄
中新網海口3月2日電 (記者 張茜翼)記者2日從(cong) 海南東(dong) 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保護區2022年鳥類資源調查報告近日出爐。報告顯示,該保護區2022年共監測到10種鳥類新記錄。
報告顯示,海南東(dong) 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去年新增的10種鳥類新記錄,分別為(wei) 綠頭鴨、鳳頭蜂鷹、鵲鷂、蟻、小灰山椒鳥、灰山椒鳥、灰卷尾、煙腹毛腳燕、黃眉姬鶲、栗耳鵐。其中,鳳頭蜂鷹、鵲鷂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東(dong) 寨港保護區鳥類數量從(cong) 219種增加到229種,占海口市鳥類物種數量的76%,占海南島鳥類物種數的51%。
在海南東(dong) 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錄到的229種鳥類中,包含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種:黑嘴鷗、黑臉琵鷺、黃嘴白鷺、黃胸鵐;以及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9種、海南省省級重點保護鳥類91種,包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極危物種1種:黃胸鵐;瀕危物種3種:大杓鷸、大濱鷸、黑臉琵鷺;易危物種2種:黑嘴鷗、黃嘴白鷺;近危物種11種:羅紋鴨、鳳頭麥雞、距翅麥雞、半蹼鷸、黑尾塍鷸、斑尾塍鷸、白腰杓鷸、灰尾漂鷸、紅腹濱鷸、紅頸濱鷸、彎嘴濱鷸。
海南東(dong) 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迄今為(wei) 止中國紅樹林連片麵積最大、樹種最多、林分質量最好、生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的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是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停歇地。
得益於(yu) 近年來東(dong) 寨港保護區通過開展退塘還林、灘塗造林等生態修複工作,持續不斷對紅樹林進行保護,紅樹林麵積增加,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珍稀瀕危鳥類紛紛“安家”,鳥類“戶口簿”越來越厚。曆年的海南越冬水鳥調查結果顯示,東(dong) 寨港保護區越冬水鳥種類及數量在海南沿海主要越冬水鳥棲息地中位居前列。
“東(dong) 寨港保護區擁有大麵積保護完好的紅樹林、灘塗、淺水海域及沼澤濕地,為(wei) 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海南東(dong) 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林業(ye) 工程師馮(feng) 爾輝說,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物種,也是熱帶、亞(ya) 熱帶濕地的生物指示物種。保護區持續多年記錄到黑臉琵鷺越冬,說明保護區生態修複成效明顯。(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