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從人員流動看券商發展:經紀業務競爭充分 投資顧問等三大崗位增員顯著

發布時間:2023-03-06 14:52:00來源: 證券日報

  記者 吳 珊

  見習(xi) 記者 方淩晨

  進入3月份,“金三銀四”招聘季拉開序幕。人才是各行各業(ye) 發展的重要基礎,而證券行業(ye) 作為(wei) 人才密集型行業(ye) 更是求賢若渴,與(yu) 此同時,招聘及從(cong) 業(ye) 人員流動情況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券商業(ye) 務發展趨勢。

  證券經紀從(cong) 業(ye) 者減少

  東(dong) 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3日,證券從(cong) 業(ye) 人員已超35萬(wan) 人。在此基礎上,今年以來,證券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淨流出3546人,主要集中於(yu) 一般證券業(ye) 務和證券經紀人方麵,其中證券經紀人淨流出1574人。

  事實上,結合去年證券從(cong) 業(ye) 人員減少9140人的情況來看,今年以來證券從(cong) 業(ye) 人員的減少並不出人意料,而近年來,證券經紀人從(cong) 業(ye) 人數則持續處於(yu) 減少態勢。

  西南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張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證券經紀人屬於(yu) 券商經紀業(ye) 務範疇從(cong) 業(ye) 人員,其主要薪酬來源於(yu) 交易傭(yong) 金,而在這一領域,各家券商的競爭(zheng) 已經十分充分。此外,在理財產(chan) 品銷售上,證券公司也麵臨(lin) 著來自商業(ye) 銀行、第三方金融銷售平台的競爭(zheng) 。

  “證券經紀業(ye) 務麵臨(lin) 的競爭(zheng) 壓力越來越大,券商需要優(you) 化提升自身的比較優(you) 勢而壓縮與(yu) 調整其他板塊業(ye) 務,證券經紀人人員減少或是為(wei) 了配合業(ye) 務板塊的調整優(you) 化、節約成本;此外,隨著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證券經紀業(ye) 務發展方向也在發生變化,券商需要對人員進行調整以應對新的發展環境。”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張剛介紹,未來券商經紀業(ye) 務發展或主要采取服務中心化,利用大數據對客戶進行分類,重點針對高淨值客戶進行專(zhuan) 項人工對接。這導致目前券商經紀業(ye) 務轉型有兩(liang) 大特征:一是信息技術投入加大;二是建立專(zhuan) 業(ye) 化財富管理團隊。

  分析師、保代、投顧人數增加

  數據顯示,在證券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整體(ti) 減少的背景下,證券投資谘詢業(ye) 務相關(guan) 的分析師(今年以來增加77人)、保薦代表人(增加60人)和投資顧問(增加216人)卻延續了去年的增長趨勢。

  比如在分析師方麵,今年以來除分析師人數已達百人以上的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等大型券商持續招聘分析師外,高盛高華證券、德邦證券、天風證券等中小券商也積極引入了新的分析師。保薦代表人方麵,中信證券、華泰聯合證券等投行業(ye) 務較強的頭部券商則引入了較多保薦代表人。而在投資顧問方麵,中金財富證券、國金證券、國信證券等57家券商今年以來都擴大了投資顧問陣容,其中,中金財富證券、國金證券新增投資顧問均達40人以上。

  柏文喜表示,“分析師、保薦代表人、投資顧問人數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券商對投研、投行、財富管理等業(ye) 務未來發展比較重視。”

  張剛表示,分析師、保薦代表人、投資顧問更具專(zhuan) 業(ye) 性,具有較高的門檻,這些崗位往往需要豐(feng) 富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廣泛的人脈。

  不過,自去年以來,證券行業(ye) 投資主辦人卻出現了緩慢流失趨勢。據了解,投資主辦人一般隸屬於(yu) 券商資產(chan) 管理部,主要負責資產(chan) 管理項目。

  對此,張剛表示,證券行業(ye) 投資主辦人流向公募基金或將成為(wei) 一種趨勢。相比於(yu) 商業(ye) 銀行、基金公司的銷售平台,目前證券公司在金融產(chan) 品銷售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