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對話丨一代武術宗師,為啥被吳京叫做“壞老頭”?

發布時間:2023-03-09 14: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李赫 於(yu) 一文)導演王家衛在談及電影《一代宗師》的拍攝緣起時寫(xie) 道,“武林當中有一句話: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他(葉問)是希望把他的東(dong) 西傳(chuan) 下去。”

  憑一口氣點一盞燈,屏幕中的葉問如是,而影片幕後,作為(wei) 這部電影武術總教練的吳彬,正是當今武林中,那個(ge) 如葉問般傳(chuan) 藝育人的一代宗師。

  武林宗師

  將吳彬稱之為(wei) 當今中國武林的一代宗師,甚至“絕頂高手”都絲(si) 毫不為(wei) 過。

  中國評價(jia) 習(xi) 武者武術水平等級的製度為(wei) 段位製。正式段位,共有三級九段,由低到高分別為(wei) 一到九段,是個(ge) 人武術水平和能力的體(ti) 現。同時,是否為(wei) 中國武術事業(ye) 做出了突出貢獻、有沒有不斷推動武術事業(ye) 發展,也是衡量九段資格的準繩,並不是僅(jin) 憑武術技能就能獲得。

  吳彬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說道:“我因為(wei) 培養(yang) 了一些運動員,運動員拿了很多冠軍(jun) 。(並且我)參加過一些很多的對外培訓,做武術的推廣工作。所以給予我九段。”

  話雖低調,但有冠軍(jun) 教頭、金牌教練之稱的吳彬,門下弟子摘取全國比賽金牌百枚不止,各類武術比賽冠軍(jun) 不計其數。1998年,吳彬率領北京武術隊參加全國武術錦標賽,男子獲金牌8枚,女子摘取冠軍(jun) 11項。而在那時早已享譽全國的北京武術隊,正是吳彬在什刹海體(ti) 校任教年間,從(cong) 無到有親(qin) 自牽頭組建的。

  他統領下的北京武術隊隊員,曾遠赴日本,“擊退”了號稱擁有百萬(wan) 之眾(zhong) 的日本少林拳法聯盟,維護了中國少林武學的正宗之名。

  據記載,電影《少林寺》在公開上映之前曾有另一個(ge) 版本,一些人看後感覺不錯,誰知日本少林拳法聯盟盟主宗道臣看了後,大為(wei) 不悅。他說,“這算什麽(me) 《少林寺》,一放出來,我們(men) 的組織在日本就站不腳了。”

  據悉,當時日本這個(ge) 武術組織已號稱百萬(wan) 之眾(zhong) 。遠在1974年吳彬隨中國少年武術團訪日時,他就與(yu) 宗道臣就“ 過了招” ,二人是老相識。宗道臣當時曾說:“正宗少林拳在日本,而不在中國。”

  後來,中國少年武術隊赴日表演。這個(ge) 團薈萃了當時國內(nei) 武壇的佼佼者,北京隊有嚴(yan) 平、李霞、張桂鳳、孫建明、黃秋燕、郝致華、王建軍(jun) 、李誌洲等,其他省市的有趙長軍(jun) 、劉懷亮、吳堅強、張小燕、鄭小平等,可謂豪華陣容,而北京武術隊隊員組成了其中的半壁江山還不止。

  他們(men) 在日本表演了正宗的中國功夫,讓日本武術愛好者大開眼界。目睹了中國少年武術隊的演出後,宗道臣收回了此前的狂言。後來他還多次率弟子到中國訪問交流,與(yu) 中國武術界建立了良好的關(guan) 係。

  而正是這部《少林寺》,讓吳彬的弟子李連傑一炮而紅。

  “壞老頭”

  被中國少年武術隊征服後,曾於(yu) 嵩山少林習(xi) 武的宗道臣對《少林寺》提出一些修改建議,並表示願意出資幫助拍攝。導演張鑫炎聽取了前者的意見,並多次赴登封考察,每次路過北京時都征求吳彬的意見,這才有了後來萬(wan) 人空巷的《少林寺》。

  而吳彬與(yu) 李連傑的師徒故事早已為(wei) 多數人所熟知。在北京什刹海體(ti) 校擔任武術教練時,吳彬從(cong) 周邊小學上千個(ge) 學生當中選拔了十餘(yu) 名個(ge) 小孩子,其中就有李連傑。有人說,吳彬因為(wei) 發現、培養(yang) 了李連傑而名望大增,可其實,如果沒有遇見吳彬,很難說李連傑會(hui) 不會(hui) 有日後的成就。

  李連傑習(xi) 武初期,母親(qin) 曾以擔心影響學習(xi) 為(wei) 由,多次讓李連傑打退堂鼓。是吳彬苦口婆心動之以情,又動員小李連傑的姐姐協助做工作才挽留住這位武術天才。在李連傑憑借《少林寺》紅遍全國後,又是吳彬力排眾(zhong) 議,在大賽前夕忍痛割愛,為(wei) 其開綠燈,才有了後來李連傑“棄武從(cong) 影”,成為(wei) 走向世界的“功夫皇帝”。

  吳彬另一位知名弟子吳京則將他形容為(wei) “壞老頭”:“這個(ge) “壞”是褒義(yi) 詞,就是聰明,是一種智慧,所以,他會(hui) 化解很多東(dong) 西。和他不熟的人可能會(hui) 覺得他是冷冰冰的人,和他走近了會(hui) 發現,他是一個(ge) 老小孩。”

  這種聰明,讓吳彬總是走在傳(chuan) 播中華武術的前端。門下培養(yang) 出多位“打星”的吳彬,其實堪稱中國武術界“觸電”第一人。

  改革開放初期,鳳凰電影製片廠推出影片《塞外奪寶》,該片拍攝製作遠比《少林寺》更早。在統一安排下,國家體(ti) 委派武術教練員和運動員赴港協助拍片。吳彬擔任教練組組長,吳彬的弟子王群擔任醜(chou) 角,嚴(yan) 平、重洪林演打手。這也被媒體(ti) 稱作中國武術界首次正式接觸香港武打片。

  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吳彬臨(lin) 時上陣救場,剃了光頭,扮演一位護送舍利子的老和尚。正是在拍攝《塞外奪寶》的同時,張鑫炎找到了吳彬,也選中了李連傑,吳彬還向其一並推薦了同行於(yu) 承惠等人,組成了《少林寺》班底。

  也正是這樣的經曆,讓吳彬在日後發現了弟子吳京對電影的興(xing) 趣時,力促後者開啟從(cong) 影之路。

  吳彬回憶說,在查宿舍的時候,發現吳京經常看一些有關(guan) 電影的書(shu) 籍,學習(xi) 表演和拍攝等方麵的內(nei) 容。吳彬對此非常支持。

  “吳京說自己喜歡看電影。我就跟他說你看武打片、李小龍多棒。你(吳京)的師兄李連傑都很受歡迎了。你有這個(ge) 愛好挺好,最起碼你有向往。我就跟少林寺導演張鑫炎說了這個(ge) 事。”

  吳京便和師兄李連傑一樣,成了一名功夫演員,並成就了日後一度創下票房奇跡的《戰狼》。

  Master Wu

  拍攝《塞外奪寶》那段為(wei) 期半年的經曆,給吳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識到:一是向世界推廣武術,影視武打片這條路子一定要走下去,而且要走好。二是從(cong) 事武打片影視是今後老運動員退役的一條出路。

  在這樣的思考下,伴隨著李連傑、吳京相繼在影視界“打出”名堂,北京武術隊似乎變成了冠軍(jun) 的搖籃,武打影視明星的加工廠,李誌洲、孫建明、黃秋燕、寇占文等紛紛“觸電”,成為(wei) 那個(ge) 年代武打片的一股重要力量。

  而在國內(nei) 武術界聲威日壯的吳彬則將眼光放在了更遠的地方。

  他不止一次參與(yu) 赴美調研和交流,目的就是在海外推廣中國傳(chuan) 統武術。他曾在早年間策劃借由功夫片熱潮將中國傳(chuan) 統武術推廣至西方娛樂(le) 圈,為(wei) 此他還特意籌劃拍攝北京武術隊宣傳(chuan) 片,試圖用現代手段包裝武術。

  在北京申奧成功後,他抓緊一切機會(hui) 向海外人群介紹、宣傳(chuan) 武術申請入奧的意義(yi) 、當前的動態和今後要開展的活動。雖然沒能如願,但武術還是作為(wei) 非正式比賽項目,得到在北京奧運舞台上展示的機會(hui) 。吳彬本人也得以在北京奧運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中成為(wei) 火炬手。

  憑一口氣點一盞燈,在吳彬等中國武術人的努力下,2020年,武術被列入第四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正式比賽項目,這是武術首次成為(wei) 奧林匹克係列運動會(hui) 正式比賽項目,並將於(yu) 2026年青奧會(hui) 亮相在世人麵前。

  為(wei) 讓更多海外人士掌握和喜歡中華傳(chuan) 統武術,他早年間經常赴美授課,還專(zhuan) 門編寫(xie) 了易於(yu) 當地受眾(zhong) 掌握,“中美合璧”的武術教材,其中包含5個(ge) 級別15個(ge) 套路。

  這些套路既不是比賽套路,又不是傳(chuan) 統套路。吳彬解釋說:“美國人知道武術大多通過武打片,教學時告訴他這是某個(ge) 電影中某個(ge) 人物的動作,他會(hui) 特別愛學。”

  吳彬還會(hui) 在教學時,根據時下在當地流行的功夫片內(nei) 容增減器材動作,這種因需而教的方法受到當地學生的歡迎。

  吳彬家裏保存著許多兒(er) 童蠟筆畫等美國小學生的臨(lin) 別贈禮,其中最特別的是有不少蒼蠅拍。

  這起源於(yu) 一次美國教學,那時他住的地方蚊蟲較多。次年他又一次回到那裏教學時,學生擔心蚊蟲叮咬師父所贈。吳彬表示,這很有意思,他們(men) 所傳(chuan) 遞的信息有個(ge) 性,不注重形式。他懂得孩子們(men) 的真情實意,便從(cong) 大洋彼岸帶回了國內(nei) ,將弟子們(men) 的關(guan) 懷珍藏。

  在美國,人們(men) 稱吳彬為(wei) “Master Wu”,但他並不承認自己是大師。他曾評價(jia) 自己為(wei) :見多識廣,敏而好學,雖年近七旬,但身體(ti) 尚好,為(wei) 武術事業(ye) 發揮餘(yu) 熱。

  這些評價(jia) 今天仍舊適用於(yu) 他,唯一不同的,Master Wu如今早已年過八旬。(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