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鞠東(dong) 台
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菜籃子’市長負責製、‘米袋子’省長負責製,必須堅持。南方這種責任要擔起來,最起碼現有的麵積、產(chan) 量不能再減少。”在看望參加政協會(hui) 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叮囑道:“18億(yi) 畝(mu) 紅線,要保證農(nong) 田不能非農(nong) 化,更不能非糧化”……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兩(liang) 會(hui) 時間裏,糧食安全都是反複強調的大事,農(nong) 業(ye) 強國都是念茲(zi) 在茲(zi) 的議題。
沒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ge) 國家現代化。農(nong) 業(ye) 強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麵,我國人均耕地占有量較少,且農(nong) 村人口基數龐大,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另一方麵,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農(nong) 村發展不充分,這是麵臨(lin) 的現實問題。要深刻認識到,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的重中之重,舉(ju)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之力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頭等大事。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達13731億(yi) 斤,實現“十九連豐(feng) ”,連續8年超過1.3萬(wan) 億(yi) 斤。成績來之不易,但決(jue) 不能驕傲自滿。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今年確保全國糧食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各地區都要穩住麵積、主攻單產(chan) 、力爭(zheng) 多增產(chan) 。實現預定目標任務,就必須嚴(yan) 守耕地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麵積,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強化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的物質基礎,健全農(nong) 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yi) 的機製保障,努力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新時代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任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棋盤裏,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重中之重。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就要依托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特色資源,把鄉(xiang) 村資源優(you) 勢、生態優(you) 勢、文化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積極延伸和拓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培育發展農(no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不斷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同時也要注意,一個(ge) 地方的發展“靠幾業(ye) ,靠什麽(me) 業(ye) ,都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根據具體(ti) 情況去定”。因地製宜選準產(chan) 業(ye) 發展突破口,強龍頭、補鏈條、興(xing) 業(ye) 態、樹品牌,不斷增強市場競爭(zheng) 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才能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今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形勢越是複雜嚴(yan) 峻,守好“三農(nong) ”基本盤就越要不容有失。深入貫徹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決(jue) 策部署,錨定目標、鉚足幹勁,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我們(men) 就一定能開創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局麵,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