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資本市場指數版圖擴大 月內再添7條新指數

發布時間:2023-03-14 14:18:00來源: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田 鵬

  資本市場指數版圖再擴大。

  據深交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證信息”)官網消息,深證XR、數字文化、新型顯示等3條數字經濟細分主題指數將於(yu) 3月14日正式發布。疊加此前中證指數公司宣布將於(yu) 3月29日發布中證全指集成電路、中證全指軟件開發、中證全指數據中心和中證全指通用機械等4條指數。本月內(nei) 將再發布7條新指數。

  全聯並購工會(hui) 信用管理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安光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深交所發布的3條數字經濟細分主題指數,旨在通過挖掘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的細分領域,為(wei) 投資者提供更加具體(ti) 的投資標的,進一步豐(feng) 富創新投資品種,同時也有助於(yu) 推動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的發展,服務中長期資金配置需求。

  豐(feng) 富創新投資標的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為(wei) 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布局,促進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滬深交易所積極發揮資本市場平台功能,聚焦重點領域,支持企業(ye) 做優(you) 做強。其中,深市具有領先的數字經濟創新企業(ye) 孵化環境,目前深市數字經濟領域上市公司超400家。在新型顯示技術、數字文化娛樂(le) 等數字經濟細分產(chan) 業(ye) 中,深市上市公司已形成一定的領先優(you) 勢,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上市公司數量與(yu) 市值在A股占比均超五成。

  為(wei) 此,深證XR、數字文化、新型顯示等3條數字經濟細分主題指數分別從(cong) 深市A股中各選取50隻市值大、流動性好、創新能力強的股票構成樣本股。所選取公司業(ye) 務範疇分別屬於(yu) 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混合現實(MR)等擴展現實(XR)主題,遊戲、數字化視聽內(nei) 容、相關(guan) 終端設備等數字娛樂(le) 產(chan) 業(ye) ,新型顯示原材料、新型顯示元器件、新型顯示產(chan) 品製造、新型顯示產(chan) 品應用等新型顯示技術產(chan) 業(ye) 。

  廣西大學副校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發布3條數字經濟細分主題指數有利於(yu) 推動和優(you) 化數字經濟投資,實現資本市場服務數字經濟發展的意圖。

  賦能數字經濟發展

  近年來,深證信息圍繞數字經濟領域,聚焦深市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積極打造特色標杆指數。據統計,已發布數字經濟領域指數40餘(yu) 條,包含數字經濟、物聯網50、金融科技等指數,跟蹤產(chan) 品規模超400億(yi) 元。

  數字經濟主題指數得以順利發布離不開相關(guan) 企業(ye) 借助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為(wei) 指數的編製以及產(chan) 品開發提供了先決(jue) 條件。

  田利輝認為(wei) ,資本市場引導資金、資本進入數字經濟領域,有助於(yu) 數字經濟企業(ye) 進行跨期定價(jia) 。同時,還能夠激發科創發明和凝聚重要人才。

  安光勇補充稱,資本市場投資和並購等運作方式有利於(yu) 促進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的深度融合。

  未來,如何進一步借力資本市場賦能數字經濟發展?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建議有關(guan) 部門優(you) 化數字經濟領域企業(ye) 上市融資的有關(guan) 製度,進一步加大資本市場對數字經濟領域融資的支持力度,並引導市場對數字經濟領域的上市公司打造合理的估值體(ti) 係,提升數字經濟領域的估值中樞。

  安光勇則建議,首先,通過優(you) 化上市規則和製度環境為(wei) 數字經濟企業(ye) 提供更加便捷的上市通道,吸引更多高質量企業(ye) 上市;其次,積極推動數字經濟領域的投資基金發展,引導更多的資金流入數字經濟領域;再次,加強對數字經濟企業(ye) 的信息披露監管,保障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提高投資者的信心;最後,加強與(yu) 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發展相關(guan) 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務,激發數字經濟領域的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