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買新能源車,避開這些“坑”

發布時間:2023-03-15 10:29:00來源: 錢江晚報

  3·15前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2022年全國汽車和消費品召回情況。新能源汽車召回數量創曆史新高,全年共實施新能源汽車召回47次,涉及車輛121.2萬(wan) 輛。潮新聞·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2022年市場監管總局收到的消費者汽車缺陷線索中,新能源車主要問題涉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係統等,這三類問題占新能源汽車缺陷線索報告的41.9%。

  而在本報“3·15汽車維權”活動中,收到的絕大多數維權也都跟新能源車有關(guan) 。新能源車的種種問題,正在成為(wei) 汽車維權的“重災區”。

  2022年新能源車銷量688.7萬(wan) 輛,市場占有率達25.6%。在“雙碳”、減排的大環境下,可以說,新能源車是大勢所趨、未來購車不可或缺的選項之一。但新能源車的技術還在不斷發展與(yu) 完善中,選一款放心的車還需要多個(ge) 心眼。從(cong) 錢江晚報“3·15汽車維權”活動的投訴來看,新能源車的主要問題也主要集中在動力電池、OTA升級等等。

  電池混用混發成業(ye) 內(nei) 潛規則

  找到我們(men) “3·15汽車維權”的厲先生是一位網約車車主,去年3月份,他想購買(mai) 一輛新能源汽車來跑網約車,最主要的“硬指標”是電池質量要過硬。當時的哪吒銷售向他推薦了哪吒U,說這款車型配備寧德時代電池,電池質量好。厲先生雖然不懂車,但寧德時代的電池大名也是聽過的,就在銷售的推薦下選擇了哪吒U。

  車輛到手之後,厲先生卻發現電池續航不達標,之後檢測發現,車子配備的並非寧德時代電池,而是產(chan) 自安徽舟之航電池有限公司的電池組。

  厲先生的遭遇並非孤例,在我們(men) 報道發出後,大量新能源車主發來反饋,表示有相似遭遇。一位上汽大通MIFA9車主反饋他在廠家App上下單時,明明白白寫(xie) 著“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但是新車到手,車輛一致性證書(shu) 上寫(xie) 著的卻是“上汽時代動力電池”,動力電池這麽(me) 重要的零部件竟然“貨不對板”。

  隨後,錢江晚報記者對多家4S店進行實地采訪,哪吒銷售也稱采用的是寧德電池,被記者拆穿後才鬆口,表示電池供應商有好幾家,不同批次車輛電池品牌也不一樣,如果指定要寧德電池的,可以去倉(cang) 庫找找,若車主沒有特別要求和說明,就會(hui) 按隨機批次給車。

  一位資深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其實不隻是哪吒,電池混用混發幾乎是業(ye) 內(nei) 潛規則。汽車品牌都會(hui) 明示采用哪些電池品牌和型號,但隻挑選重點的、品牌響的做宣傳(chuan) 。“幾乎所有宣傳(chuan) 采用寧德時代電池的品牌,都不全是寧德時代電池,而消費者買(mai) 到哪個(ge) 電池廠家的車型隻能憑運氣。除非有指定,否則就是隨機,不過你指定了也不一定能做到,除非寫(xie) 進合同。”該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

  浙江省汽車行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建設表示:“車輛合格證上都是標明了動力電池的生產(chan) 廠家和技術類型,不可能也不應當隨機。這是典型的欺騙行為(wei) 。”陳建設說,動力電池的成本占到新能源車總價(jia) 值的40%~50%,有的甚至更多,因此電池至關(guan) 重要,可以說電池的性能決(jue) 定著車的品質與(yu) 價(jia) 格。購買(mai) 電動車,合同上就應該寫(xie) 明電池品牌、容量等信息。

  車機中控係統升級後續航反而降了

  另一個(ge) 投訴的焦點是新能源汽車廠商都很喜歡宣傳(chuan) 的OTA模式。這種空中下載技術,理論上是能夠通過遠程升級車機係統和車輛固件,不斷優(you) 化用戶的用車體(ti) 驗。但錢報記者發現,不少廠家通過OTA反而暗中進行了“鎖電”操作。

  投訴到“3·15汽車維權”的吳先生是一位網約車司機,他於(yu) 2021年1月在諸暨買(mai) 了一輛奇瑞艾瑞澤5e出行版。吳先生經常接單往返杭州,但去年的一次OTA升級之後,原本能跑360公裏的續航隻能勉強跑個(ge) 230公裏,再也不敢接單跑杭州了。吳先生身邊同款車型的網約車司機朋友遭遇這種情況也很普遍。

  采訪中,紹興(xing) 小牛奇瑞新能源4S店的售後也表示十分頭痛:“店裏已經接到多起投訴了,是個(ge) 普遍現象,但我們(men) 也無可奈何。”售後人員表示,由於(yu) 廠家沒有授權電池維修,他們(men) 也很被動。

  記者聯係了奇瑞售後官方客服,客服表示升級導致續航縮水的原因,會(hui) 轉交技術人員處理解答,截至發稿,沒有收到任何回複。

  廠家為(wei) 何會(hui) 鎖電來“自廢武功”?其實這早就不是秘密。目前新能源車所使用的鋰電池因本身特性,特別在低溫環境下,高頻率充電和深度放電都會(hui) 讓電池壽命減短。因此就有廠家選擇鎖住部分電池容量和充電功率,延長電池使用使命,降低安全隱患,避免質保期內(nei) 要承擔更多電池免費更換。

  這種情況並非奇瑞一家獨有。此前廣汽埃安、特斯拉 、威馬都曾遭遇大規模的鎖電投訴,一位車主向我們(men) 反饋,自己的車去年3月份OTA升級之後,標稱510的續航隻能跑350公裏了。

  而上述的“鎖電”的行為(wei) 通常是“悄然發生”的。根據《消費者權利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mai) 、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鎖電”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訂閱”模式開啟二次收費

  新能源汽車廣泛采用的OTA模式,也同樣給一些廠商帶來了“新操作”。明明功能是配備了的,但隻有車主付費之後,才能通過OTA解鎖。

  寧波的方小姐去年入手了一輛Smart精靈1,一說起訂閱收費,就忍不住吐槽。座椅加熱、座椅通風、方向盤加熱,方小姐買(mai) 車前一直默認這些廠家宣傳(chuan) 的功能買(mai) 來後自然就能使用的,卻沒想到全是需要付費的,而且按包月、包年、永久三個(ge) “段位”,收費從(cong) 100多元到1000多元不等。方小姐最後隻能花1299元購買(mai) 了前排座椅加熱永久使用功能,這讓她很不舒服。

  在新能源車越來越“電子化”的今天,目前市麵上通過“付費”解鎖技能的情況也越發常見。從(cong) 這一模式的“鼻祖”特斯拉,到去年奔馳推出付費解鎖後輪轉向角度提升、比亞(ya) 迪推出過188元的儀(yi) 表盤主題包,再到沃爾沃付年費方可享受遠程解鎖控溫、高德地圖等服務等等。顯然,通過OTA技術,新能源車企儼(yan) 然已經延伸出一種新的商業(ye) 模式。

  但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浙江素豪律師事務所梅宇律師表示:“對各方權益最好的保護方式就是將上述功能寫(xie) 到合同裏。消費者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購車款後,就可以使用相關(guan) 功能,車企按照合同約定保障功能能夠正常使用。若此後車企再將包含在購車款內(nei) 的功能作為(wei) 付費功能,就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該行為(wei) 屬於(yu) 單方變更合同內(nei) 容的違約行為(wei) 。”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