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價格戰”釋放了什麽信號?
(經濟觀察)中國車市“價(jia) 格戰”釋放了什麽(me) 信號?
中新社上海3月14日電 (浦帆)近來,中國車市異常“熱鬧”。已有至少30個(ge) 汽車品牌參與(yu) 了這輪“價(jia) 格戰”,範圍之廣、降幅之大已超2004年的南北大眾(zhong) 聯手降價(jia) 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汽車大促。更特別的是,這輪“降價(jia) 潮”的背後,不僅(jin) 有眾(zhong) 多車企參與(yu) ,亦有地方政府直接下場。
將汽車“價(jia) 格戰”帶入公眾(zhong) 視野的,當屬湖北省3月初開啟的購車補貼活動。東(dong) 風汽車集團旗下多個(ge) 汽車品牌集體(ti) 大幅降價(jia) ,東(dong) 風雪鐵龍C6更是以綜合補貼高達9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的降價(jia) 幅度成了“網紅車”。中新社記者觀察發現,目前C6已在國內(nei) 多個(ge) 汽車“關(guan) 注榜”“熱門榜”上位列第一,而其今年1月的銷量卻僅(jin) 有55輛。
隨後,“蝴蝶效應”開始顯現。全國範圍內(nei) 一汽大眾(zhong) 、上汽大眾(zhong) 、長安深藍、奇瑞等車企紛紛推出補貼購車活動。傳(chuan) 統豪華品牌寶馬、奔馳、奧迪、凱迪拉克等也都“摩拳擦掌”,著手應對“價(jia) 格戰”。
在裏斯戰略定位谘詢中國區合夥(huo) 人何鬆鬆看來,整個(ge) 中國車市從(cong) 去年以來就呈現新能源市場火爆、燃油車市場承壓的大環境,“可以說1月份開啟的新能源車價(jia) 格戰一定程度上產(chan) 生了‘鯰魚效應’,在原本就‘冰火兩(liang) 重天’的汽車市場,引爆了大家參與(yu) 價(jia) 格戰的決(jue) 心。”
此輪汽車降價(jia) 促銷有一個(ge) 特點,不少車企或車型都以政企聯袂的方式參與(yu) 。還是以東(dong) 風雪鐵龍C6為(wei) 例,在其9萬(wan) 元的購車補貼中,政企分別補貼4.5萬(wan) 元。政企合力促銷,拉動車市盡快回暖無疑是一個(ge) 重要原因。
乘聯會(hui) 數據顯示,2023年1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為(wei) 129.3萬(wan) 輛,同比下降37.9%,環比下降40.4%,無論同比還是環比都是21世紀以來的1月最低數據。盡管2月車市銷量有所回暖,但總體(ti) 來看1-2月累計零售267.9萬(wan) 輛,仍同比下降19.8%。
據商務部消息稱,2023年被定為(wei) “消費提振年”。除了湖北以外,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山東(dong) 等多個(ge) 省市也陸續推出購車政策“禮包”。如北京、上海繼續實施乘用車置換新能源車補貼,山東(dong) 、哈爾濱則發放汽車消費券。
對此,全國乘聯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分析稱,各地出台的購車補貼政策將對一季度車市構成穩定有力的支撐。“尤其是一些針對性的置換補貼,對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淘汰老舊車輛都有較大意義(yi) ,能夠更好地釋放消費者的消費潛力,短期內(nei) 有助於(yu) 銷量的提升。”
車市承壓,各車企的壓力也不小。作為(wei) 湖北省財政支柱企業(ye) ,東(dong) 風汽車近年來的銷量逐年走低。數據顯示,2023年1-2月,東(dong) 風汽車累計銷量同比下降48.48%,在乘用車方麵的跌幅達51.3%。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ye) 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告訴中新社記者:“東(dong) 風汽車作為(wei) 湖北省主要的財政收入貢獻者,企業(ye) 降價(jia) 是想去庫存、回籠資金以組織下一輪生產(chan) ,政府補貼也是希望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
行業(ye) 智庫億(yi) 歐汽車總裁楊永平也持同樣觀點:“包括東(dong) 風在內(nei) 的湖北地區其他品牌和車企這幾年整體(ti) 銷量不是很好,產(chan) 能在一定程度上過剩,企業(ye) 降價(jia) 、政府補貼其實是一個(ge) 消化庫存、解決(jue) 存量的過程。”
中國一汽於(yu) 3月初麵向吉林省消費者推出購車補貼活動,補貼總額達1.5億(yi) 元,單車補貼金額最高3.7萬(wan) 元。補貼的背後同樣是銷量的下滑,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一汽銷售整車320萬(wan) 輛,同比下降8.6%。進入2023年,1-2月一汽大眾(zhong) 、一汽豐(feng) 田兩(liang) 個(ge) 主力品牌分別同比下降24.9%和7.3%。
不管是降價(jia) 幅度較高的東(dong) 風雪鐵龍、東(dong) 風本田,還是一汽大眾(zhong) 、一汽豐(feng) 田等品牌,都是以燃油車為(wei) 主要產(chan) 品的合資品牌。“目前國內(nei) 整個(ge) 新能源市場是處於(yu) 高速增長階段,自主品牌多往新能源發力,所以整體(ti) 處於(yu) 增量。對合資車企來說,傳(chuan) 統燃油車的產(chan) 品比重還是很高,所以整體(ti) 下滑。”張翔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1日起,國六B排放標準全麵推行,也就是說中國機動車汙染物排放標準進入新階段。一旦新標準開始執行,不符合排放標準的車型不能銷售、注冊(ce) 。楊永平表示:“在國六B標準實施前,將庫存未達標的車輛消化掉,換成現金流,確實迫在眉睫。”(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