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綜述之二

發布時間:2023-03-17 10:5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題: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貫徹落實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綜述之二

  新華社記者胡喆、張泉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3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在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中,我們(men) 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從(cong) 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我們(men) 能不能如期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關(guan) 鍵看科技自立自強。

  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cong) 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一項項數據折射出新時代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最新成果。

  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落下帷幕,新征程上的創新大幕開啟。

  堅持“四個(ge) 麵向”,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堅持“四個(ge) 麵向”,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chan) 學研深度合作,著力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支持頂尖科學家領銜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努力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難題,在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

  在實驗室、在發射場、在高校,乘著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浩蕩東(dong) 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腳步更加輕快。

  3月15日晚間,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試驗十九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2023年首次發射,也是自首飛以來的第16次發射,實現16連勝。

  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研製基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總裝廠房裏,航天科技工作者們(men) 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測試、總裝長征係列運載火箭。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過去5年,我國在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製造、人工智能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堅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義(yi) 不容辭的責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jun) 表示,今年我國長征係列運載火箭預計將安排60餘(yu) 次航天發射任務,有望在四季度發射總次數達到“500”。“我們(men) 將始終牢記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努力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難題,在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

  強化企業(ye) 主體(ti) 地位,推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強化企業(ye) 主體(ti) 地位,推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ye) 引領支撐作用,促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ye) 健康成長,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

  強化企業(ye) 主體(ti) 地位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一環。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超低軌衛星星座正在規劃建設,首發衛星預計今年9月具備發射條件。

  “麵對更高分辨率、更短重訪周期和更快傳(chuan) 輸速度等迫切需求,二院充分發揮自身在小衛星、低軌通信、智能製造等方麵的綜合優(you) 勢,基於(yu) 超低軌道開展超低軌衛星星座建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院長宋曉明說,新征程上我們(men) 將充分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ye) 的引領支撐作用,為(wei)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企業(ye) 應有的貢獻。

  在江蘇省南通市,由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的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協同創新聯合體(ti) ,聯合近30家上下遊企業(ye) 、十餘(yu) 所高校院所,促進合作研發和成果轉化。多家成員單位通過這個(ge) “橋梁”與(yu) 高校達成產(chan) 學研合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強調,有能力、有條件的民營企業(ye) 要加強自主創新,在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成果轉化中發揮更大作用。這讓作為(wei) 民營科技型企業(ye) 一員的我們(men) 信心滿懷。”全國人大代表、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石磊說,我們(men) 要把企業(ye) 作為(wei) 創新鏈和產(chan) 業(ye) 鏈的結合點,紮實推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為(wei) 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

  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為(wei) 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

  北京懷柔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直線加速器控製室裏燈火通明,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一邊調試設備一邊記錄著各項參數。透過科研人員低沉的討論聲,能夠感受到這裏的緊張和忙碌。

  3月14日,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直線加速器成功加速第一束電子束。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自此進入科研設備安裝、調束並行階段。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工程總指揮潘衛民說,總書(shu) 記殷切的期望進一步指明了我們(men) 的奮鬥方向和目標,讓奮戰在一線的科技工作者更加充滿信心。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健全科技評價(jia) 體(ti) 係和激勵機製。

  剛剛參加完大會(hui)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校長龍騰院士就馬不停蹄回到校園,向師生介紹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他表示,學校目前正著手研究出台一係列配套舉(ju) 措,進一步加大海外人才引進力度、拓寬戰略人才發展通道、完善人才評價(jia) 製度,讓更多“千裏馬”競相奔騰。

  群山環抱中,被譽為(wei) “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FAST)不斷探索著星空的奧秘,從(cong) 落成啟用到目前已發現740餘(yu) 顆新脈衝(chong) 星,大大增加了人類有效探索的宇宙空間範圍。

  “總書(shu) 記的話語讓我們(men) 充滿力量。”“中國天眼”FAST總工程師薑鵬說,“作為(wei) 一名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質是求真務實。我們(men) 目光所及是星辰大海,新征程上的每一步都要腳踏實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