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述評:描繪人類文明進步的宏偉畫卷

發布時間:2023-03-20 10:53: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 題:描繪人類文明進步的宏偉(wei) 畫卷

  新華社記者鄭漢根 趙卓昀 喬(qiao) 繼紅 何夢舒

  曆史長河滾滾向前,文明畫卷綿延鋪展。在人類社會(hui) 發展過程中,不同文明交流對話、互學互鑒,曾經譜寫(xie) 出最絢美燦爛的曆史篇章。

  飽含對人類前途命運的深切關(guan) 懷、對人類文明前景的深邃思索,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日前舉(ju) 行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為(wei) 不同文明更好地實現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為(wei) 世界文明百花園更加繁榮貢獻中國智慧,在國際社會(hui) 激起廣泛回響、引發強烈共鳴。

  “萬(wan) 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植根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土壤的全球文明倡議,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契合各國人民心聲,必將為(wei) 促進不同文明美美與(yu) 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巨大貢獻。

  應時而生的中國方案

  “文明以止,人文也。”用文明的力量使人達到至善,是中國古人倡導的人文精神。全球文明倡議植根於(yu) 這樣的人文底蘊,為(wei) 當今世界各種文明和諧相處、為(wei) 人類文明健康發展指引正確方向。

  今天,世界各國的相互交融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廣泛、更深入。同時,百年大變局加速演進,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麵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最強大的力量是齊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同舟共濟,最光明的前景是合作共贏,但“文明優(you) 越論”“文明衝(chong) 突論”的雜音逆流不時泛起,阻礙著人類發展進步。

  麵對這樣的世界,習(xi) 近平主席多次發出呼籲,以對話代替衝(chong) 突,以協商代替脅迫,以共贏代替零和。

  人類社會(hui) 創造的各種文明,都閃爍著璀璨光芒,為(wei) 各國現代化積蓄了厚重底蘊、賦予了鮮明特質,並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共同為(wei) 人類社會(hui) 現代化進程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人類文明新形態,與(yu) 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鑒,必將極大豐(feng) 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在邁向現代化的道路上,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可以更好地彌合分歧,在國際關(guan) 係中營造相互尊重、和平共處的良好氛圍。“我們(men) 願同國際社會(hui) 一道,努力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麵,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機盎然。”這是新時代中國為(wei) 人類文明未來發展描繪的美好圖景。

  全球文明倡議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後,新時代中國為(wei) 國際社會(hui) 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產(chan) 品,深度契合當今世界形勢的需要。

  老撾人民革命黨(dang) 中宣部副部長萬(wan) 賽·塔維延高度評價(jia) 全球文明倡議順應時代要求,有助於(yu) 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俄中友好協會(hui) 副主席、俄羅斯亞(ya) 太地區研究中心主任謝爾蓋·薩納科耶夫說,這一新倡議將對推動建設多極世界、促進世界共同繁榮發揮積極作用。

  在匈牙利薩佐德韋格研究所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爾坦看來,當前,世界尤其需要包容與(yu) 合作,全球文明倡議與(yu) “一帶一路”等倡議一脈相承,其精髓在於(yu) 促進不同文明、不同國家間的交流合作,“隻有這樣才能造福世界”。

  穿越古今的文明情懷

  “如將不盡,與(yu) 古為(wei) 新。”全球文明倡議的提出,與(yu) 中華民族堅持文明互鑒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一脈相承。

  中華文明之所以曆經數千年風雨依然充滿活力,最重要的“法寶”之一,就是堅持以開放胸懷與(yu) 世界上其他各種文明開展交流互鑒。

  無論是古絲(si) 綢之路上中西方文明的相互吸納,還是唐代高僧玄奘不畏千難萬(wan) 險西行取經,無論是中國四大發明助推歐洲文藝複興(xing) ,還是明末清初以來中國對西方經濟科技等的學習(xi) 借鑒,都表明漫長的中華文明史也是一部洋洋大觀的文明互鑒史。

  在全球文明倡議中,習(xi) 近平主席對世界各國發出殷切呼籲:“充分挖掘各國曆史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推動各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今日之中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神正在不斷獲得新的強大生命力。“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傳(chuan) 統理念,化作“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治國理政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與(yu) 先賢對“天下大同”的追求一脈相承;“以和為(wei) 貴”的傳(chuan) 統智慧,為(wei) 中國處理對外關(guan) 係、彌合國際爭(zheng) 端提供了重要指引……正如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所說,如果不了解中華文明的重要性,就不可能了解現在的中國。

  關(guan) 注全人類共同福祉,追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這是全球文明倡議的重要內(nei) 容。

  長期以來,西方憑借先發優(you) 勢刻意塑造一種錯誤認知,即西方價(jia) 值就是“普世價(jia) 值”。然而,曆史和現實證明,人類文明並不隻有一種模式、一條道路,不同文明之間不僅(jin) 要“各美其美”,也要“美美與(yu) 共”。世界各國曆史、文化、製度、發展水平不盡相同,但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寄托著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

  在西班牙共產(chan) 黨(dang) 主席、歐洲左翼黨(dang) 副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亞(ya) 看來,全球文明倡議為(wei) 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指明了方向,“各國人民應基於(yu) 自身社會(hui) 文化現實選擇自己的道路”。

  和合共生的中國智慧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習(xi) 近平主席這樣生動描述人類文明多樣性的寶貴價(jia) 值。

  如何才能維護好這種多樣性?習(xi) 近平主席描繪出清晰路徑: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you) 越。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從(cong) 舉(ju) 辦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到舉(ju) 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再到舉(ju) 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新時代的中國始終致力於(yu) 為(wei) 不同文明平等對話提供平台,為(wei) 推動世界各國文明充分交流互鑒搭建橋梁。

  從(cong) 希臘雅典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從(cong) 法國尼斯到埃及盧克索,促進人文交流常常是習(xi) 近平主席出訪日程中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在世界各地,他與(yu) 外方領導人和各界人士共同探討促進人類文明發展話題、共話人文合作亮點,為(wei) 促進世界文化交融貢獻中國智慧。

  “文明對話是實現世界和平的唯一途徑。不同文明隻有在和諧共生、互相交流的環境中,才能夠創造新的文明。”希臘前總統帕夫洛普洛斯說。“世界文明豐(feng) 富多樣,相互理解是各國和平、和諧相處的前提。”俄羅斯功勳藝術活動家、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高級研究員伊琳娜·紮哈羅娃認為(wei) 。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這是《詩經》中對人們(men) 期待結交好友的詩意表達。在中國與(yu) 世界各國的交往中,促進人文交流合作、促進民心相通始終是重要內(nei) 容。

  不久前成立的中希文明互鑒中心,就是中外人文交流成果的生動範例。2019年習(xi) 近平主席對希臘國事訪問期間,同希臘領導人共同倡導文明交流互鑒。訪後,雙方積極落實領導人共識,籌建中希文明互鑒中心。今年2月,該中心成立儀(yi) 式在雅典大學舉(ju) 行。

  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指導委員會(hui) 主席斯泰利奧斯·維爾維達基斯高度認同習(xi) 近平主席倡導的文明理念,認為(wei) 推動兩(liang) 國文明持續對話,有助於(yu) 促進東(dong) 西方文明交流。

  埃及艾因沙姆斯大學中文係教授納賽爾·阿卜杜勒-阿勒十分讚同習(xi) 近平主席在全球文明倡議中關(guan) 於(yu) “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論述。“當今世界尤其需要合作與(yu) 對話。中國提出的新倡議有助於(yu) 和平理念的傳(chuan) 播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和平共處,將在世界範圍內(nei) 產(chan) 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胸懷天下的價(jia) 值追求

  2022年2月20日晚,在北京冬奧會(hui) 閉幕式上,中英文“天下一家”字樣造型的煙花在天空絢麗(li) 綻放。

  “天下一家”的情懷,體(ti) 現在中國處理國際事務的方方麵麵,體(ti) 現在中國為(wei) 造福世界貢獻的每一個(ge) 方案中。

  全球文明倡議的提出,是中國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的新的重要貢獻,體(ti) 現了中國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發展、促進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堅定追求。伊朗伊斯蘭(lan) 聯合黨(dang) 總書(shu) 記阿薩杜拉·巴達姆齊安說,習(xi) 近平主席發出的全球文明倡議,既注重發揚文明多樣性,也能使世界各國文明在共同追求中走到一起。

  繼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後,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體(ti) 現出中國對構建一個(ge) 持久和平繁榮世界的整體(ti) 思考,表明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人類文明進步的促進者。與(yu) 世界上一些勢力熱衷衝(chong) 突對抗的思維相比,中國提出的倡議和方案體(ti) 現出一種全新的文明理念。

  在希臘前總理喬(qiao) 治·帕潘德裏歐看來,尋求在和諧中為(wei) 實現共同目標而攜手努力的觀念,早已深深植根於(yu) 中華文明之中。

  從(cong)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到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從(cong) 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到全球文明倡議,多年來,中國不斷為(wei) 促進世界和平繁榮貢獻智慧與(yu) 方案,始終將促進世界各國團結合作、不同文明交流融合作為(wei) 最根本的追求。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說:“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倡導所有國家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同時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表示,尼方支持中國在每一項促進文明發展和相互借鑒的倡議中所付出的努力。

  麵對人類未來,是對抗還是合作,是分裂還是融合?麵對人類文明前景,是選擇進步還是倒退?中國給出了清晰答案。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義(yi) 之所在,天下赴之。包括全球文明倡議在內(nei) 的中國方案,契合世界各國人民追求團結合作的心聲、順應共同發展的世界潮流,必將為(wei) 增益人類福祉不斷作出新的重要貢獻,必將在全球贏得日益廣泛而深入的共鳴。(參與(yu) 記者:陳浩、胡加齊、華迪、劉愷、姚兵)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