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兩岸音樂人共話方言文化:做母語歌曲的“夯者”

發布時間:2023-03-21 11: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3月20日電 題:兩(liang) 岸音樂(le) 人共話方言文化:做母語歌曲的“夯者”

  作者 葉秋雲(yun)

  “一重山,兩(liang) 重山,鳳鳴畚箕山;裏山雞叫外山聽,三更同夢誰夢誰。一重山,兩(liang) 重山,老酒配粉幹;香味飄出南北竿,兩(liang) 地一舟誰渡誰……”

  第十屆海峽青年節連江縣特色主題活動暨第四屆福州語歌曲推新人唱作大賽主題歌《裏山外山》,19日晚在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魁龍坊唱響,歌聲在古韻悠悠的坊巷裏婉轉、纏綿。

  位於(yu) 福州市的連江縣與(yu) 馬祖隔海相望,連江所轄的黃岐鎮離馬祖的北竿島僅(jin) 二十幾分鍾的渡輪之隔,黃岐與(yu) 馬祖一衣帶水,又稱“裏山”“外山”。“裏山雞叫外山聽”“老酒配粉幹”“香味飄出南北竿”……歌曲的一詞一句表達了“連馬一家親(qin) ”的心聲。

  “歌曲寫(xie) 出了黃岐與(yu) 馬祖一衣帶水,兩(liang) 岸同胞生活習(xi) 性相同,兩(liang) 岸人家雞犬相聞的場景。”福州音樂(le) 人、福州市福州語歌曲協會(hui) 主席賴董芳是《裏山外山》演唱者之一。據其透露,這首歌自去年8月開始創作,花了半年時間完成。

  自2006年開始,賴董芳矢誌推廣福州語歌曲,做母語歌曲的“夯者”。他表示,福州市福州語歌曲協會(hui) 與(yu) 馬祖鄉(xiang) 親(qin) 共同攜手,惺惺相惜走過十幾年時光,兩(liang) 岸音樂(le) 人結下深厚友情,有良好的文化積澱。

  據悉,在2014年、2016年、2018年分別於(yu) 福州、馬祖及馬來西亞(ya) 成功舉(ju) 辦的三屆福州語歌曲推新人唱作大賽中,每一屆都有馬祖同胞參與(yu) 賽事。第四屆福州語歌曲推新人唱作大賽總決(jue) 賽舉(ju) 辦期間,馬祖也通過網絡投遞視頻參賽作品11件。

  “一來二去”,感情才能日益加深。賴董芳透露,馬祖相關(guan) 方麵人士曾多次邀請他到馬祖采風。他創作了《鳥囝飛》《藍眼淚》《兩(liang) 嗝一首歌》等福州語歌曲於(yu) 兩(liang) 地傳(chuan) 播,歌曲《鳥囝飛》在馬祖及福州小朋友群體(ti) 中廣為(wei) 傳(chuan) 唱。

  “現在的小孩離母語越來越遠,小朋友不願意說,也不願意學。”著名華語歌曲製作人陳建平是享譽寶島台灣的“金耳朵”錄音師。當他看到第四屆福州語歌曲推新人唱作大賽總決(jue) 賽共有22組青少年選手和19組成人選手參與(yu) ,陳建平覺得看到了“希望”。

  祖籍福州,陳建平對福州語歌曲有著別樣的感情。他表示,受環境、教育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少人說方言。福州語現在麵臨(lin) 這種情況,閩南語也一樣。

  “方言有它好玩的地方,有它美麗(li) 的地方。”陳建平與(yu) 長年從(cong) 事創作和推廣福州語歌曲的賴董芳惺惺相惜,在音樂(le) 活動上也開展了多次合作。

  “登陸”8年的台灣歌手唐佑林已成為(wei) “新福州人”,他把賴董芳視為(wei) “敬愛的師長”,佩服他身上的“堅持和韌性”。唐佑林告訴記者,賴董芳老師長期從(cong) 事福州語歌曲的創作和推廣,十分難能可貴。

  “我現在也在嚐試將閩南語和福州語融合,創作出一首歌,希望碰撞出新的火花。”唐佑林直言,語言是一種很美妙的藝術,每個(ge) 方言都有各自的韻腳,你要根據不同的韻腳去編寫(xie) 歌曲,這是一個(ge) 非常有趣的過程。

  “通過音樂(le) 的形式來傳(chuan) 承方言,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唐佑林表示,不論是閩南語歌曲,還是福州語歌曲,推廣地方文化歌曲的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於(yu) 方言文化的傳(chuan) 承和創新。此外,兩(liang) 岸的音樂(le) 人也可以透過音樂(le) 交流,促進兩(liang) 岸音樂(le) 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