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複蘇起步,中國經濟還有哪些“關”要闖?

發布時間:2023-03-22 15: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經濟觀察)複蘇起步,中國經濟還有哪些“關(guan) ”要闖?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 龐無忌)2023年,中國經濟開始全麵走出疫情影響,重回正常運行軌道。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多項經濟指標顯現積極變化,中國經濟複蘇起步。不過,眼下,全球經濟麵臨(lin) 地緣政治衝(chong) 突、供應鏈重組、高通脹等問題,中國經濟也麵對外需不確定性加強、信心尚待恢複等挑戰。2023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還有哪些“關(guan) ”要闖?

  在日前舉(ju) 辦的“2023年北大光華兩(liang) 會(hui) 後經濟形勢和政策分析會(hui) ”上,多位北大光華教授給出分析。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顏色表示,需要看到信心修複可能是一個(ge) 長期過程,消費者因為(wei) 信心不足,把大量的錢放在儲(chu) 蓄裏,同時,企業(ye) 的信心也需要較長時間來修複。此外,還需要關(guan) 注房地產(chan) 複蘇能否持續、出口不確定性加強等問題。

  顏色指出,2022年中國GDP增長3.0%,低於(yu) 5.5%的目標,其中,消費疲軟、房地產(chan) 投資負增長帶來的影響較大,因此,穩增長成為(wei) 2023年的主要目標。

  穩增長首先要促消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在各項提振消費的政策之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係教授、副院長張崢提醒,不可忽視房價(jia) 對消費的影響。

  他指出,根據課題組的測算,當前中國商品住房存量價(jia) 值約400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下同)。過去三年,全國總體(ti) 房價(jia) 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下跌,以全國樣本城市二手房交易價(jia) 格估測跌幅約20%。按照2019年末住房存量麵積來計算,全國商品住房價(jia) 值賬麵損失近70萬(wan) 億(yi) 元,形成了居民財富受損的感知,一定程度上抑製了居民消費。因此,穩房價(jia) 對於(yu) 恢複信心,促進消費有重要作用。

  出口承壓是今年中國經濟的另一大挑戰。過去三年,中國外貿逆勢上揚,成為(wei) 經濟的一抹亮色。不過,2023年全球經貿形勢嚴(yan) 峻複雜,中國外資外貿承壓。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唐遙分析稱,在美聯儲(chu) 快速加息的影響下,世界增長預期疲弱,國際金融風險暴露,企業(ye) 麵臨(lin) 的風險增多,導致國際經貿活動缺乏增量,吸引直接投資的競爭(zheng) 加劇。目前中國在外資外貿方麵的優(you) 勢是產(chan) 業(ye) 鏈完整、國內(nei) 市場大,但隨著下遊生產(chan) 環節轉移到東(dong) 南亞(ya) 等地,中國要通過進取來穩定產(chan) 業(ye) 鏈。

  唐遙建議,要搶抓時機,推進高水平製度型開放,為(wei) 企業(ye) 提供更穩定、可預期的環境。具體(ti) 而言,政府要通過主抓位於(yu) 產(chan) 業(ye) 鏈核心位置的大企業(ye) ,為(wei) 產(chan) 業(ye) 鏈提供穩定的環境,針對重點的外資和民營企業(ye) 做好製度型開放工作。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顏色表示,總體(ti) 而言,今年中國經濟實現5.5%左右,甚至更高一些的增長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wei) 基數效應影響很大,而且經濟有自然複蘇的過程,市場信心也有所修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也指出,過去三年各種疊加的短期負麵衝(chong) 擊,經過政策的調整,會(hui) 在今年極大緩解。今年一二月份的數據表明,經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溫和複蘇。全年的增長目標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不過,從(cong) 中長期來看,他提出,經濟增長一方麵源自生產(chan) 要素投入增加,另一方麵源於(yu) 全要素生產(chan) 率(TFP)提升。要實現高質量增長、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就需要讓TFP增長在經濟增長中貢獻更大的份額。

  2008年以來,中國TFP出現下降。針對這一問題,陳玉宇認為(wei) ,在解決(jue) 好經濟複蘇問題的同時,要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到中長期結構性改革的一攬子政策上來。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劉俏也高度關(guan) 注TFP增長問題。他認為(wei) ,通過再工業(ye) 化、新基建、大國工業(ye) 、碳中和、更徹底的改革開放所帶來的資源配置效率提升,中國在完成工業(ye) 化進程後還有可能實現全要素生產(chan) 率增速的反轉——從(cong) 目前低於(yu) 2%的水平回升至2.5%或以上。

  如何實現這一反轉?劉俏建議,財政政策統領,以更大的力度增加長期國債(zhai) 或者專(zhuan) 項債(zhai) 的發行;以積極政策精準施力基礎、核心領域,助力中國經濟重回中高速增長軌道;建設新型舉(ju) 國體(ti) 製下的創新投入機製,大力推動基礎科學領域的投資;啟動住房公積金製度、租賃住房以及REITs“三位一體(ti) ”的新一輪改革等。(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