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產品暢銷市場 產業邁向高端(兩會後探落實·製造業一線看信心)

發布時間:2023-03-24 15:11: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今年一季度,廣東(dong) 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箱包皮具產(chan) 業(ye) 集群蓬勃發展,預計產(chan) 值將實現較快增長。近年來,獅嶺鎮加快數字化在箱包皮具產(chan) 業(ye) 的普及應用,支持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設,不斷創新供應鏈模式。與(yu) 此同時,當地加強自主品牌培育,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助力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邁進。

  一大早,廣東(dong) 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的歐尚皮革原材料展廳,已經有幾撥客人在忙著看貨。其中,皮包網店設計師陳霞飛每隔一兩(liang) 周就會(hui) 來這裏訂貨:“皮革的材質、顏色會(hui) 影響箱包的質感、時尚度,這裏有新潮的皮革,有助於(yu) 第一時間與(yu) 全球皮革皮具的發展趨勢相契合,所以已經合作了七八年。”

  陳霞飛的網店也在獅嶺,雖然不大,但款式新、上貨快,銷量不錯。僅(jin) 在歐尚這一家,陳霞飛一個(ge) 月就能進貨1萬(wan) 碼,今年以來進貨量更是有了明顯增加。網店主打“主播+設計師模式”,前端主播在與(yu) 客戶互動過程中了解需求,後端設計師快速設計,之後將設計圖發送到合作工廠,工廠再分工協作,第一時間上貨出貨,送到消費者手中。

  從(cong) 以傳(chuan) 統電商為(wei) 主,到如今的“主播+設計師”模式,小小皮具店迅速實現轉型升級。目前,獅嶺聚集的箱包皮具類主播超過5000名,每天通過電商直播銷售的箱包超過60萬(wan) 隻,特別是今年以來,直播銷量實現穩定增長。

  陳霞飛告訴記者:“由於(yu) 獅嶺有完善的產(chan) 業(ye) 集群,提供了一係列配套服務,集聚效應非常明顯。”據獅嶺鎮副鎮長林顯煌介紹,今年一季度,獅嶺箱包皮具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良好,預計產(chan) 值將實現較快增長。

  新產(chan) 品受歡迎,訂單較快增長

  邊走邊看,遇到感興(xing) 趣的材料,陳霞飛就會(hui) 停下腳步仔細研究。整齊掛放的皮革原材料,在她眼中都能觸發設計靈感。“這種材質摸起來很舒服,有躺在草地上被輕風拂過的感覺。”

  “這種偏休閑的材質在國際市場上也很流行,預計今年的流行色是粉色係……”廣州市雅歐森姆皮革原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憲濤正好在旗下的歐尚皮革原材料展廳巡店,便給陳霞飛介紹起來。

  今年春節過後,孟憲濤明顯感覺比前幾年更忙了,到國外拜訪客戶、參加展會(hui) 、推出新品……對於(yu) 今年的市場形勢,孟憲濤十分看好,企業(ye) 最新設計的幾款皮革產(chan) 品,已經得到一些國際品牌的青睞。

  “這款蛋白質泡芙係列皮革,今年訂單量預計將超3000萬(wan) 元。”孟憲濤指著展廳的一款樣包介紹,“2月初到現在,公司訂單額同比增長10%以上。”

  訂單額同樣實現較快增長的還有箱包生產(chan) 企業(ye) 金聖斯集團,僅(jin) 今年2月份的訂單量就達到2800多萬(wan) 元,是去年月均訂單量的近3倍,其中不少是國外訂單。這個(ge) 出口占比近七成的箱包公司,以科技功能型箱包為(wei) 主打產(chan) 品,受到不少海外用戶歡迎。

  “我們(men) 每年會(hui) 研發不少新款,如具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背包、具有多種防盜功能的箱包、可折疊行李包等。”金聖斯集團總裁助理羅文娟介紹,為(wei) 了打入海外市場,企業(ye)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hui) 主推一款箱包在國外網站進行眾(zhong) 籌,以優(you) 惠的價(jia) 格了解產(chan) 品在海外市場的受歡迎度,同時,先支付後供貨的方式也能減少資金壓力。

  作為(wei) 知名度較高的皮具箱包製造和采購基地,今年以來,獅嶺不少企業(ye) 加快研發和生產(chan) 進度,搶抓市場機遇。當地現有箱包皮具生產(chan) 加工企業(ye) 8800多家、相關(guan) 原輔料配套商戶1.68萬(wan) 多家,年產(chan) 各類箱包皮具7億(yi) 多隻,產(chan) 業(ye) 規模超過300億(yi) 元,產(chan) 品出口到142個(ge) 國家。

  林顯煌告訴記者:“今年1—2月,僅(jin) 皮革皮具行業(ye) 產(chan) 值的同比增速就達到15.6%,一季度預計達19.7%。”

  開發共享平台,數字化轉型加速

  從(cong) 1978年出現第一家手工皮具作坊,到如今形成百億(yi) 元級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獅嶺箱包皮具產(chan) 業(ye) 的升級,得益於(yu) 大型企業(ye) 的提質增效,也離不開更多中小微企業(ye) 的協同發展。其中,共享車床模式是近年來的發展亮點之一。

  “自動化機床能降低人力成本,還能減少皮料損耗,不少企業(ye) 都很感興(xing) 趣。”廣州蓋特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征兵介紹,“不過,一台全自動開料車床的采購成本在100萬(wan) 元左右,若單個(ge) 中小企業(ye) 購買(mai) ,負擔很重,還可能導致產(chan) 能過剩。”為(wei) 此,蓋特軟件投資建設了開料車床共享平台,服務當地箱包皮具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

  “共享平台采集各家數據之後,可以針對各工廠的流轉速度和交貨周期、設備的剩餘(yu) 生產(chan) 能力等信息進行協調安排,實現產(chan) 業(ye) 鏈的高效聯動。”在蓋特軟件的展示廳,蔡征兵展示了共享平台頁麵,各個(ge) 檔口的真實信息和在售物料情況一目了然,儼(yan) 然一個(ge) “線上皮革城”。

  蔡征兵介紹,目前平台已上雲(yun) 企業(ye) 達5500多家,用戶近9萬(wan) 人。通過平台,找人、找物、找料都能一站式實現,整體(ti) 運營效率提高了15%以上,累計節約人力、物料、設備等總費用超5億(yi) 元。

  近些年,獅嶺鎮充分發揮數字化轉型試點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數字化在時尚產(chan) 業(ye) 的普及應用,支持綜合型、特色型和專(zhuan) 業(ye) 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設,推出全新的供應鏈模式。如琦亞(ya) 展覽推出的國際會(hui) 展線上展銷平台“播貿通”,引入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板塊的專(zhuan) 業(ye) 機構,實現經營管理、供應鏈管理、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等各環節信息數據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為(wei) 外貿企業(ye) 提供全方位服務,力爭(zheng) 打造完整的線上產(chan) 業(ye) 鏈。

  “通過數字化改造,業(ye) 內(nei) 中小微企業(ye) 能夠享受到更先進的設備和更精準的服務,推動了獅嶺皮具箱包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林顯煌說。

  推進產(chan) 品高端化,不斷提升知名度

  從(cong) 貼牌生產(chan) 向創建自主品牌轉型,再到培育一批具有競爭(zheng) 力的中國知名品牌,獅嶺既是國內(nei) 外皮具品牌的生產(chan) 基地,也是孵化品牌企業(ye) 的創新中心。

  “產(chan) 業(ye) 要向高端化邁進,必須得有自己的核心競爭(zheng) 力。”羅文娟認為(wei) ,“企業(ye) 每年新增的產(chan) 品專(zhuan) 利不少於(yu) 100項,得益於(yu) 當地的快速協同保護模式,產(chan) 品專(zhuan) 利能夠快速申請、快速維權,大大提升了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

  如今,獅嶺許多箱包品牌都擁有了自己的研發基地,將新科技、新材料運用到皮具箱包的研發設計中,讓箱包變得更便捷、時尚,也更契合消費者的需求。

  目前,“獅嶺皮具”區域品牌已在19個(ge) 國家和地區成功注冊(ce) ,品牌價(jia) 值達200億(yi) 元;擁有5000多個(ge) 自主品牌;集聚區域內(nei) 有規模以上皮革皮具生產(chan) 企業(ye) 200多家,年產(chan) 值過億(yi) 元的超過20家,皮革皮具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約30家。

  獅嶺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2022年6月,花都區發布關(guan) 於(yu) 支持獅嶺加快高質量發展打造全國皮革皮具產(chan) 業(ye) 智造新高地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將獅嶺升級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1000億(yi) 元級國際化、數字化、綠色化時尚產(chan) 業(ye) 智造基地。

  為(wei) 提升箱包皮具產(chan) 業(ye) 的自主創新能力,獅嶺鎮對接多家國內(nei) 外知名院校、創意設計機構,鼓勵企業(ye) 主動引進優(you) 秀設計師,同時引導30多家骨幹企業(ye) 參與(yu) 皮具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的研究製定。

  “我們(men) 通過組織大賽、引進人才、發展新業(ye) 態新模式等方式,鼓勵企業(ye) 走高質量發展路徑。”林顯煌說,“接下來,我們(men) 將繼續推動‘獅嶺皮具’區域品牌走出國門,組織企業(ye) 赴外參展,不斷提高獅嶺箱包皮具影響力,相信未來將會(hui) 孵化出更多國際化的知名品牌。”

  本報記者 薑曉丹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