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三四百元的陪診費能放心交給誰?

發布時間:2023-03-27 14:38:00來源: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作為(wei) 患者的“臨(lin) 時家人”,陪診師首先要做的是取得信任。患者會(hui) 擔心自己找的陪診師服務質量不高、不專(zhuan) 業(ye) ,遇到問題無處投訴,而陪診師認為(wei) 與(yu) 患者之間的邊界、尺度和分寸感難以把握。

  “蕁麻疹隔幾天就犯,該看中醫還是西醫,去哪家醫院好”“父母三天兩(liang) 頭就要去醫院,我和老公在外地有心無力”……近年來,現實需求催生出陪人看病、替人取藥、幫人問診的陪診師職業(ye) 。

  一方掏錢買(mai) 服務,一方收錢來幫忙,本是兩(liang) 全其美的事,但記者在采訪時發現,陪診行業(ye) 存在難以獲取信任、資質監管欠缺、陪診師與(yu) 患者之間邊界難以把握等問題。

  律師認為(wei) ,患者與(yu) 陪診師之間屬於(yu) 一種勞務關(guan) 係,患者雇用陪診師時,最好與(yu) 有正規資質的公司簽訂協議。消費者協會(hui) 方麵專(zhuan) 業(ye) 人士指出,相關(guan) 部門應盡早出台指導性文件,規範其準入門檻、服務內(nei) 容、收費標準等。

  獲取信任是陪診師的頭道難關(guan)

  “三四百元的陪診費,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就這麽(me) 交給一個(ge) 陌生人,他要是糊弄我,我該找誰呢?”在采訪中,一位用戶向記者說出了自己對購買(mai) 陪診服務的擔心。

  在長春一家三甲醫院眼科病房,來自吉林省通榆縣的劉玉正在照顧病床上的丈夫。她直言,剛接觸陪診師時不免起疑心:“初來乍到,兩(liang) 眼一抹黑,醫保不會(hui) 轉,也不知道咋預約,在大廳裏遇見個(ge) 陪診的,還擔心他是騙子。”

  剛剛過完30歲生日的陪診師李翔已經習(xi) 慣了被人審視與(yu) 懷疑,“很多人剛接觸我們(men) ,都覺得忽悠他,這也難怪,頭一次打交道總得防著點兒(er) 。這個(ge) 工作,人家不信任你,怎麽(me) 心甘情願地掏錢?”

  李翔原是醫院的保安,執勤時總有人向他打聽,這個(ge) 科在哪裏,自助簽到怎麽(me) 用,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他結識了一位陪診師,覺得這是一個(ge) 商機,沒多久自己也轉行當起了陪診師。

  李翔告訴記者,他的客戶主要靠熟人推薦,子女幫父母下單的占大多數,還有外地來的患者,以及在長春獨自打拚的年輕人。“接觸下來,年輕人思想新、好說話,反倒最容易溝通和互相信任。”

  患者擔心找的陪診師服務質量不高

  除了難以建立信任,陪診師資質問題也一直是行業(ye) 無法回避的痛點。“準入門檻不高,沒有年齡、專(zhuan) 業(ye) 、學曆等限製,從(cong) 業(ye) 人員中大多數沒有接受過正規培訓,患者能否得到良好的服務,完全是撞大運。”曾多次下單陪診服務的蘇女士說。

  蘇女士告訴記者,有次一位陪診師幫忙取號,並將人帶到診室門口後,便以還有其他客戶為(wei) 由揚長而去,氣得她想要個(ge) 說法,沒想到對方已經拉黑了她的微信。

  一方麵,患者擔心找的陪診師服務質量不高、不專(zhuan) 業(ye) ,另一方麵,陪診師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在北京一家醫院工作過的美琪,用“臨(lin) 時家人”來形容自己的陪診工作。“在人潮擁擠甚至完全陌生的醫院,有人能幫著忙前跑後,噓寒問暖,挺好的,但作為(wei) 患者的‘臨(lin) 時家人’,我們(men) 的邊界、尺度和分寸感實在難以把握。”

  “在醫院遇到突發情況可以求助醫生,但是在路上有點事兒(er) 算誰的可就說不清楚了,容易費力不討好,甚至可能倒賠錢。”美琪說,因此麵對客戶要求上門接送的單子,她一般都選擇拒絕。

  此外,遇到需要家屬簽字的情況,麵對客戶請求,美琪也很無奈。“不能在手術知情書(shu) 上簽字,不能替病人做各種決(jue) 定,有時醫生會(hui) 問我們(men) 與(yu) 患者的關(guan) 係,隻能謊稱是哥哥姐姐、侄子侄女等。”

  患者與(yu) 陪診師之間屬於(yu) 一種勞務關(guan) 係

  在一家全國性的陪診師平台,記者搜索發現,同一個(ge) 陪診師竟然能接不同省市的單子。例如,記者搜索北京陪診師的結果,與(yu) 地址切換到長春市後的搜索結果幾乎一模一樣。此外,記者看到能提供陪診服務的商家幾乎都是零差評。

  “零投訴不等於(yu) 零糾紛,因為(wei) 主要交易都處於(yu) 地下狀態,當事人就算被騙了,也很難取證維權。”長春市消費者協會(hui) 秘書(shu) 長鍾萍在接受采訪中說。

  由於(yu) 缺乏行業(ye) 規範、職業(ye) 認定標準,以及直接監管機構,陪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難以厘清。鍾萍表示,目前,相關(guan) 部門應該盡早出台指導性文件,規範其準入門檻、服務內(nei) 容、收費標準等。

  從(cong) 患者角度來看,廣東(dong) 廣和(長春)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王雨琦律師認為(wei) ,患者與(yu) 陪診師之間屬於(yu) 一種勞務關(guan) 係。患者雇用陪診師時,最好與(yu) 有正規資質的公司簽訂協議,一旦陪診師在工作中發生了傷(shang) 害,屬於(yu) 工傷(shang) ,由其所在的公司負責,患者不承擔任何後果。

  “另外,聘請陪診師時,務必要核實對方身體(ti) 狀況,最好讓其寫(xie) 一個(ge) 健康承諾書(shu) ,這樣陪診師在上下樓交費、取報告的過程中出現問題,責任由其自行承擔。”王雨琦提醒道,在陪診過程當中,患者要防止個(ge) 人身份信息、疾病信息被泄露,保護自己的財產(chan) 安全,特別是拿包、拿衣服做檢查的時候,貴重物品要妥善保管。(工人日報 柳姍姍 彭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