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經濟觀察) 中國如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電 題:中國如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從(cong) 年初長達11天的罕見“跨年霾”,到3月中國大範圍的嚴(yan) 重沙塵汙染,今年以來,細顆粒物(PM2.5)等主要汙染物指標有所增加。麵對氣象條件相對不利和汙染排放明顯增加的雙重壓力,今年中國如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成效最顯著的十年
2013年,中國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這是中共中央堅決(jue) 向汙染宣戰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中國針對突出環境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ge) 行動計劃。2018年,中國頒布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鞏固空氣質量改善成果進行全麵部署。
2022年,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you) 良天數比率為(wei) 86.5%,超過時序進度0.9個(ge) 百分點;重汙染天數比率首次下降到1%以內(nei) ;全國PM2.5平均濃度每立方米29微克,首次降低到每立方米30微克以內(nei) 。
2013年至2022年,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ju) 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十年。十年間,全國重點城市PM2.5濃度下降57%,中國也成為(wei) 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解析近年治理形勢
近幾年,雖然各地持續開展汙染治理,但臭氧(O3)兩(liang) 項前體(ti) 物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排放仍處高位,為(wei) 千萬(wan) 噸級水平。2022年歲末至2023年年初,中國冀魯豫晉陝5省出現了一次長達11天的重汙染天氣過程,44個(ge) 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汙染,20個(ge) 城市出現嚴(yan) 重汙染,為(wei) 近年來罕見。
今年以來,中國麵臨(lin) 著氣象條件相對不利和汙染排放明顯增加的雙重壓力,空氣質量改善形勢較為(wei) 嚴(yan) 峻。監測顯示,截至3月20日,2023年全國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6.7%,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同比上升23.9%,優(you) 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2.4個(ge) 百分點。
“近年來,隨著藍天保衛戰紮實推進,大氣環境質量呈現持續改善態勢,部分地方出現盲目樂(le) 觀情緒,對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認識不足”,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說,尤其是在穩經濟的同時,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定力不夠,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yu) 高水平保護的政治自覺不夠強,監管執法不夠有力,甚至有的地方黨(dang) 委政府要求執法部門對企業(ye) 進行零處罰。
如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中國的空氣質量改善成效還不穩固,大氣汙染防治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依然存在。”劉炳江說,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加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推進全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對於(yu) 如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劉炳江表示,要持續深化大氣汙染治理減排。因地製宜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穩妥推進重點區域平原地區散煤清零。加強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及成品油全鏈條監管。
同時,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汙染天氣應對。強化大氣汙染防治監督執法。以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為(wei) 導向,加強重汙染天氣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控,進一步提升PM2.5和O3汙染預測預報能力水平。
進入“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編製上報《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劉炳江透露,生態環境部正推動出台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全麵推進重汙染天氣、臭氧汙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各項任務措施落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