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政協委員建言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
中新網濟南3月28日電 (呂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山東(dong) 省委員會(hui) 3月28日舉(ju) 辦“加快推動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dong) 段)建設”專(zhuan) 題月度協商會(hui) 。會(hui) 上,委員、專(zhuan) 家和民眾(zhong) 代表重點圍繞頂層設計、文物和非遺保護傳(chuan) 承、數字黃河、黃河安瀾等方麵深入協商議政,與(yu) 山東(dong) 省委、省政府有關(guan) 部門互動交流、提出建議,積極推動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dong) 段)建設。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一項係統工程,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山東(dong) 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xi) 委員會(hui) 副主任郝憲印建議,統籌黃河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加強黃河文化資源普查,深入挖掘黃河山東(dong) 段地域特色文化資源,係統推進保護傳(chuan) 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等重點基礎工程建設,統一打造“中華母親(qin) 河”文化品牌,同時展現齊魯文化特色。要統籌推進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推動黃河文化和旅遊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
山東(dong) 省政協委員、濟寧幹部政德學院院長李敬學建議,加快文化賦能經濟發展新動能,在聚力推動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和人才聚力聚智中展示儒家文化凝聚力、影響力。聚力改革創新探索文化旅遊業(ye) 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徑,用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戰略性引領全省文化事業(ye) 和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
“在山東(dong) 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一廊一帶四區多點’的建設格局中,東(dong) 營市位於(yu) ‘一廊’的頂端,同時承擔著黃河口國家公園建設的重任。”東(dong) 營市政協主席劉美華表示,要在講好黃河入海故事上深度融合、一體(ti) 推進,既利用黃河口國家公園“河海交匯、新生濕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生態旅遊資源,講好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的故事,又深入挖掘提煉黃河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品格,講好黃河變遷、黃河治理、黃河入海滄海變桑田的曆史人文故事,係統展示黃河入海豐(feng) 富的人文內(nei) 涵。
山東(dong) 省政協委員、大眾(zhong) 報業(ye) 集團融媒體(ti) 中心主任曲濤則針對黃河文化數字化提出建議,他表示,要將數據資源體(ti) 係建設納入山東(dong) 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規劃設計。健全黃河文化素材庫,將零星散落的黃河曆代詩詞歌賦、典籍文獻、非遺等文化資源數據進行全麵梳理、科學分類、在線展示,建立邏輯集中、全民共享的黃河文化數據公共平台。激活文物遺跡數據庫,利用3D、AR、NFT等技術應用,開發係列數字藏品、數創產(chan) 品,讓文物遺跡“活起來”。
“山東(dong) 省政協組織開展此次專(zhuan) 題協商議政,就是要廣泛凝聚社會(hui) 共識,積極建言獻策,共同用心、用力、用情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山東(dong) 省政協主席葛慧君表示,“文化”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內(nei) 在靈魂,要以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為(wei) 主線,以黃河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為(wei) 依托,堅持法製化保護、活態化傳(chuan) 承、現代化發展、國際化交流,建設一批重大標誌性工程,推介和展示一批黃河文化地標,構建黃河文化標識體(ti) 係。要推動黃河文化、黃河精神等專(zhuan) 項研究,深刻把握其構成要素,加強其與(yu) 儒家文化、齊文化、泰山文化等的內(nei) 在關(guan) 係研究,構建新時代山東(dong) 黃河文化研究體(ti) 係。(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