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鼇亞洲論壇:全球經濟治理進入“亞洲時刻”
新華社海南博鼇3月29日電(記者嚴(yan) 鈺景、劉鄧)博鼇亞(ya) 洲論壇2023年年會(hui) 28日開始舉(ju) 行。博鼇亞(ya) 洲論壇秘書(shu) 長李保東(dong) 在年會(hui) 首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說,麵對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全球化逆流,亞(ya) 洲在全球經濟治理中更加積極有為(wei) ,全球治理進入“亞(ya) 洲時刻”。
與(yu) 會(hui) 代表認為(wei) ,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有所上調但仍相對疲弱,但亞(ya) 洲經濟體(ti) 作為(wei) 世界經濟重要引擎,整體(ti) 複蘇步伐加快。
博鼇亞(ya) 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表示,不確定性依然是今年的年度熱詞,全球經濟增長似乎開始觸底反彈,但前路依然坎坷。全球貿易頂住了去全球化和保護主義(yi) 浪潮,創下了曆史新高,但後勁不足,可能會(hui) 在2023年陷入停滯。但新興(xing) 經濟體(ti) 和發展中的亞(ya) 洲依然是全球增長最大的希望和首要生力軍(jun) ,二者加起來將貢獻全球四分之三的經濟增長,僅(jin) 中國和印度就將貢獻全球半數的經濟增長。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中國經濟增速每提高1個(ge) 百分點,亞(ya) 洲其他地區的產(chan) 出就會(hui) 增加約0.3個(ge) 百分點。
博鼇亞(ya) 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表示,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是全球發展倡議推進落實之年。中國將與(yu) 亞(ya) 洲其他國家一起以合作促發展,在堅持多邊主義(yi) 、維護世界經濟穩定上彰顯亞(ya) 洲力量,給不確定的世界帶來確定性。
論壇28日發布的《亞(ya) 洲經濟前景及一體(ti) 化進程》2023年度報告預測,亞(ya) 洲經濟體(ti) 2023年加權實際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率為(wei) 4.5%,成為(wei) 世界經濟暗淡圖景中的亮點。
報告認為(wei) ,全球對亞(ya) 洲貨物貿易的依存度保持穩定,亞(ya) 洲經濟體(ti) 在全球價(jia) 值鏈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亞(ya) 洲經濟體(ti) 積極推動多邊貿易體(ti) 製改革,深度參與(yu) 全球貨幣金融治理,深化數字經濟發展與(yu) 合作,不遺餘(yu) 力投入減貧事業(ye) ,強化開發性融資助推全球發展治理進程。在全球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領域,亞(ya) 洲發揮了更為(wei) 積極主動的引領作用。
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數字服務貿易出口額前十名中,中國、印度和新加坡分列第五、第六和第九位。2022年,全球前十大電商銷售額的國家排名中,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ya) 分列第一、三、六、七、九位。亞(ya) 洲金融融合加深,幫助提升了區內(nei) 經濟體(ti) 抵禦國際資本流動負麵衝(chong) 擊的能力。
周小川認為(wei) ,亞(ya) 洲是世界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動力。《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等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穩步落實,將帶來更大的製度開放紅利,助力疫後複蘇,綠色發展和數字經濟將為(wei) 亞(ya) 洲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新動能。
28日,在年會(hui) 舉(ju) 辦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新格局”分論壇上,芬坎蒂尼集團亞(ya) 太區及大中華區總裁法布裏奇奧·費裏表示,亞(ya) 洲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馬來西亞(ya) 、印尼、越南、菲律賓的中產(chan) 階級在蓬勃壯大,他們(men) 想要提升生活品質,獲得更好的服務,跨國企業(ye) 正在鎖定這些目標受眾(zhong) 。“中國在10到20年內(nei) 就會(hui) 成為(wei) 最大的郵輪市場,中國市場規模無法忽視。”
論壇會(hui) 員、新加坡金鷹集團主席陳江和分析說,2030年,亞(ya) 洲中產(chan) 階級將成為(wei) 規模龐大的消費群體(ti) ,中產(chan) 崛起帶來更龐大的消費需求和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將成為(wei) 刺激區域內(nei) 消費需求的直接動力,中產(chan) 階級的崛起也意味著更多高素質人才湧現,對實現亞(ya) 洲經濟貿易的快速修複與(yu) 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博鼇亞(ya) 洲論壇年會(hui) 首次完全恢複線下會(hui) 議。來自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名代表參會(hui) ,包括92位各國部長級高官和前官員、11位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以及眾(zhong) 多商界領袖及著名學者參與(yu) 討論。(新華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